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pdf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pdf

ID:58595960

大小:54.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18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pdf_第1页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pdf_第2页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pdf_第3页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课时12、3、4的乘法口诀题教学教科书第54~55页的例2~例4及“做一做”的习题,练习十一第1~3题。内容1.让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能记住2、3、4的乘法口诀,会学用口诀口算有关的乘法式题。习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目3.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标重熟练掌握2、3、4的乘法口诀。点难点教教师课件学学生16根小棒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第1页共4页一、复习引入(电脑出示)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再读出来。2+2=_×_3+3+3+3=_×_或_×_4+4+4=_×

2、_或_×_2.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2,写作_×_,读作_乘_。二、新课1、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师:这幅图画的是两个小学生在观察自己种的向日葵情景图。男孩子高兴的说“我们种的向日葵发芽啦!”女孩子讲“一棵幼苗上张开两片子叶”。问:见到过的刚出土的幼苗的样子吗?幼苗上张开的两片叶子叫“子叶”。接着课件突出呈现两棵幼苗:一棵幼苗有两片子叶,怎样列算一二得二式?2×1=2或1×2=2问:谁能编一句口诀?问:口诀一二得二表示什么意思1个2是2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第2页共4页二棵幼苗有几片

3、子叶,怎样列算式?2×2=4口诀是:二二得四(2个2是4)看这两句口诀,我们把它统称为2的乘法口诀。(可把这两句口诀加个框。)它们有什么联系?(乘法算式的第一个因数都是2,而且后一个算式的积比前一个算式多出2。)2.教学例3。出示“向日葵长高啦!”画面小燕子告诉学生“每行3棵。”(1)问:“一行有几个3棵?”(1个3。)“是几棵?”(3棵),“怎样列式?”“3×1=3或1×3=3”。请学生仿照1个2的方法编出1个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紧接着让学生观察两行向日葵,问:现在有几个3?(2个3。)共有几棵?(6

4、棵。)怎样列式?(出示“2×3=6”和“3×2=6”。)编成口诀怎么说?(出示口诀:二三得六。)它表示什么?表示2个3是6。最后出示整幅图,问:“有几个3?怎样列式?”(出示3+3+3=9和3×3=9。)并让学生自己试着说出口诀“三三得九”。它表示3个3是9。第一个因数都是3,第二师:“这三句都是3的乘法个因数分别是1、2、3,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后一句口诀的结果总比前3.教学例4。一句多3。例4的教法可参照例3的教法,而且在教的时候可以更放手一些,最好是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自学生可能会出现:“三四己得出4的乘法

5、口诀。对于“三得一十二”“四四得一十四十二”和“四四十六”这两六”。对于这种情况,教句口诀教师可作一些提示。师要注意符合当地习惯就可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第3页共4页让学生通过对比,仿照2、3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找出4.让学生讨论得出1个1是1,4的乘法口诀的特点。说成口诀是什么?教师可启发学生想:1个2是2,口诀是“一二得二”,1个3是3,口诀是“一三得三”,1个4是4,口诀是“一四得四”。那5.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么1个1是1,口诀就说练习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组成,“一一得一”。合形式进行对口令。三、

6、巩固练习1、练习大第1题。用青蛙、小兔、袋鼠跳远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巩固3、4、5教学时,让学生先弄清图的乘法口诀。意,如小青蛙一次跳3格,小兔一次跳4格、小袋鼠一次跳5格。然后,再让学生用口诀说出XX一次、两次、三次⋯⋯的格数。2、第2题。是帮小动物过河的游戏性练习,用于练习巩固3、4、5的乘法口诀和相关的乘法算式。教学时,把教科书上美丽的画面呈现给学生,请同学们帮助小鹿、松鼠、绵羊和猴子过河。道德让学生观察画面,收集、确定帮助每个小动物过河的信息。接着,再为每个小动物选择过河路线帮助它们过河。3、第3题。出示

7、小蜜蜂采花忙,教师指数学生答乘出的得数。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设计1×2=2一二得二2×1=22×2=2二二得四第4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