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案:力教学设计2.pdf

高一物理教案:力教学设计2.pdf

ID:58614331

大小:51.7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17

高一物理教案:力教学设计2.pdf_第1页
高一物理教案:力教学设计2.pdf_第2页
高一物理教案:力教学设计2.pdf_第3页
高一物理教案:力教学设计2.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教案:力教学设计2.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01章第01节力教案0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正确找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⑵知道力是有方向的量;知道力的国际单位是N(牛顿);会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⑶会画力的图示。⑷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⑸初步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来命名或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2.能力目标⑴通过力的图示,体会用形象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量)的方法。⑵通过指明受力物和施力物来体会如何挖掘“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内涵。二、重点、难点分析⑴“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

2、体的作用”。准确把握这一力的初步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力的物质性体现在:没有脱离物体的力存在,一个孤立的物体也不存在力的作用,即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在这里,不宜提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也不宜举沿斜面下滑的物体不受下滑力的例子。⑵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应通过一定的练习来把握。虽然把物体“用一个点代表”,也不要过早地提出“质点”的概念。三、教具磁铁、小铁块、细线;弹簧秤、钩码(学生用,2人一组);刻度尺、圆规。有条件地可利用投影设备,并准备相应的作力的图示的投影片或实物投影图。四、主要教学过程⑴引入课题我们在初中学习了力学知识、热

3、学知识、电磁学知识和光的知识,到高中还要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上节课已经提到,无论从内容要求、学习方法和能力要求都要深化。我们初中所学力和运动、功和能都属于力学知识,其中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又是重点和基础。无论是力和运动的关系,还是功和能和关系,都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准确把握力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第一章就讨论力。⑵教学过程设计一、力提问:什么是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演示:用细线使放在桌上的钩码上升。引导答出:细线对钩码施加了力。演示:磁铁吸引铁块。引导答出:磁铁对铁块施加了作用力。提问:再举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实例,

4、要求说出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施加了力。(对学生举出的目前不好说明的实例,不要过多分析,可指明以后会涉及。)第1页共4页小结:力是一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这里指出了力的物质性,没有脱离物体而存在的力,一个孤立的物体不会存在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受力物体,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当我们研究某一个物体受力时,有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例如说物体受重力,其施力物体是地球)提问: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提问:仅说一

5、个力多大(是多少N)能不能完整地表达了这个力?引导学生答出力是有方向的物理量。(力的作用点)2.力的大小和方向(1)力的大小用弹簧秤来测量。单位是N(牛)。(2)力是有方向的物理量。提问:物体受的重力方向是____;水里的船受到的浮力方向是____。(3)力的图示。为了形象地表达一个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代表)。例1(教师做):卡车对拖车的牵引力F的大小是2000N,方向水平向右,作出力F的图

6、示。步骤:选一标度(依题而定其大小):如用1cm长的线段表示500N的力。从力F的作用点O向右水平画一线段四倍于标度(4cm),然后画上箭头(图1):例2(学生做):作出下列力的图示:(可同时出三个题,全班分三组,每组做一个题,并分别选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①物体受250N的重力。②用细线拴一个物体,并用400N的力竖直上提物体。③水平向左踢足球,用力大小为1000N。答案:第2页共4页说明:①选不同标度(单位),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不同;②标度的选取要有利于作图示。提问:上述三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提问:回忆初中所学过

7、的知识。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3.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利用已有的弹簧秤等演示,总结上述两方面效果。)今后我们将定量地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小结: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常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是形象地表述一个力的方法,不要忘记定标度。力的图示要正确反映力的三要素。提问:说出不同力的名称。(学生边答,教师边在黑板写出,并有意识地分成两类:按性质命名的力和按效果命名的力。)总结:4.力的分类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等等。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8、动力、阻力等。(浮力、向心力都是按效果命名的力,而且是合力,不宜过多说明。)不同效果的力可以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如绳子的拉力、车轮的压力、路面的支持力,实际上都是弹力。按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如动力、重力、弹力、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