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J).pdf

2017-2018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J).pdf

ID:58618352

大小:56.8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17

2017-2018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J).pdf_第1页
2017-2018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J).pdf_第2页
2017-2018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J).pdf_第3页
2017-2018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J).pdf_第4页
2017-2018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J).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J).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J)副标题题号一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0分)1.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这一变化()A.强化了天子权力B.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C.降低了女性地位D.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答案】B【解析】A.材料体现的是一种等级制度,没有直接体现出强化天子权力的作用。B.妻妾之分从天子到地方逐渐的严格有利于形成比较严格的等级制度,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从而加强政权的稳定性。C.没有体现出女性地位的下降。

2、D.西周之前就形成了贵族政权。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要求学生结合商朝和西周分封制度的特征和材料信息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西周政治制度的特征,还要搞清楚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发展的过程。2.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多发区域中心在西汉、唐代以陕西为多,东汉以河南最多。此外,宋代以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中上游,宋元以后,重灾区的记载集中在长江三角洲江浙一带。这反映了()A.政治动荡易引发自然灾害B.自然灾害制约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C.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变动D.自然灾害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宋朝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

3、北方,宋元以后,经济重心在南方,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因此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自然灾害多发区也发生转移,故C项正确。自然灾害多发是因为对土地的过度开垦,与政局动荡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然灾害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制约,故B项错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阶级矛盾,不是自然灾害,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需要掌握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解答即可。本题考查对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

4、之间逻辑关系叙述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第1页,共5页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破商业发展水平很高,突破B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了“抑商”政策的限制宋朝时,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C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是席铺买卖”D清朝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被禁止A.A、B.B、C.C、D.D、【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私商,说

5、明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故A项正确。材料“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可知,秦汉至隋唐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与抑商政策相背离的现象,不是突破了“抑商”政策的限制,而且历代王朝一直实行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市分散在城中,“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席铺买卖”可知,宋朝的商业活动打破地点的限制,不是反映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故C项错误。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是禁止,故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需要掌握历代商业发展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材料史实的解读与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考查对历代商业发展状况的把握,

6、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西汉初年,“吏多军功”,汉武帝为“养天下之士”,在长安设立太学,又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到东汉初年,“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这一变化反映了()A.官学教育制度完备B.统治基础不断扩大C.儒学恢复正统地位D.贵族政治日益削弱【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兴办太学等,为统治者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从而也就使统治基础不断扩大,故B正确;汉代时官学教育制度尚未完备,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学是确立正统地位而非恢复正统地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

7、合题意,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养天下之士”,“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汉武帝开始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了会堂独尊的正统地位,并在长安兴办太学,同时在官员选拔方面重视儒生的儒学修养。以儒学经典作为考试内容是在元代以后,不是在汉代,并且汉代也没有科举制度。5.罗马法的“法学的论证”方式,在政治领域表现为“依据人们的权利和统治者有依据的权力来推理”。在帝国时代,元首或皇帝总揽帝国大权,法学家们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

8、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