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瘀穴位教案资料.ppt

排瘀穴位教案资料.ppt

ID:58625282

大小:408.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20-10-16

排瘀穴位教案资料.ppt_第1页
排瘀穴位教案资料.ppt_第2页
排瘀穴位教案资料.ppt_第3页
排瘀穴位教案资料.ppt_第4页
排瘀穴位教案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排瘀穴位教案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排瘀穴位梁巍2011.11认识排瘀工具排瘀枪(保养注意)排瘀笔(针头安装)针头(一次性)排瘀罐(罐号认识)硅胶阀门(安装)消毒注意(消毒与灭菌)2号胃穴胸骨尖与肚脐的1/2处是罐子的中心点用1号罐该穴位对胃病、胃炎、胃酸痛、胃酸过多、胃下垂、食欲不振等有效,并且对胸闷、心悸亢进、不安、焦躁等也有疗效。排过了胃穴,仍然看不到明显的效果时,就是对30号穴进行排放。(2号穴负责的是从胃里向外流的血,30号是负责向胃内输送血的。)2—30是一对穴胃炎、消化不良、胃下垂等30—2胃痉挛、急性积食(病人右侧卧)3号根穴以肚脐为中心,上1/2处是2号胃穴,下1/2处是3号根穴是罐子的中

2、心点用1号罐调理小肠,很好的吸收营养对腹泻、便秘、小肚子发凉、皮肤干燥、黄褐斑等有疗效,对2—3—6号穴进行排瘀,可使暗黑肤色变得白而净。再对8号穴加以排瘀,可以使人从高血压、中风、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恐惧中解脱出来。4号感冒穴两锁骨中间凹陷处是罐子中心点用4号或5号罐早期感冒,对4—18号穴排瘀后,一觉醒来,即可痊愈,但久患感冒时,该穴不易排出瘀血,但为了治愈,就必须坚持排出瘀血方可。治疗感冒的应急处方是,用电吹风来提高脖子的温度,或者用毛巾裹住来保持体温,也是有疗效。4—18组合,轻微感冒、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打呼噜、声音嘶哑等5号心绞痛穴上5号:两乳头连线中心点偏下一点

3、点,是罐子中心点,用长方罐5—30是一对穴,心肌缺血、心绞痛等不但对由心绞痛引起的气喘、胸闷、心慌有疗效,而且对低血压、咳嗽、哮喘、肺结核等也有疗效。治疗肺结核,能辅以韩药共用时,治疗更佳,而对低血压患者进行排瘀时,有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症状恶化现象。此时,应立即停止排瘀,让患者保持安静,如出现晕睡状态时,应及时对十宣穴针刺放血,即可使其马上苏醒。下5号:紧挨胸骨尖向下扣罐,选罐因人而异下5—2横膈肌痉挛,不停打嗝做完2号是如感觉胸闷,做一下下5号由于现代医术只注意对表面现象治疗而不去探究血液循环不畅是致病的根源这一现实,因而心绞痛、低血压、哮喘等病症均被称为不治之症。虽然

4、此类疾病用本疗法对4—32—5号穴进行排瘀治疗是有疗效的,但对于那些业余的初学者,我无意规劝他们非要坚持用排瘀疗法施治。上述的若干症状,都是因为体内脏器功能受损而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因此,充分理解本书后才能施治是无可厚非的先决条件。排瘀的顺序是,先排2—3号穴,其次排6号穴,然后排8号穴。最后排4—32—5号穴的瘀血。5号心绞痛穴6号高血压穴后背胯骨尖向上一公分为罐子下边缘,在肌肉的最高处向上扣罐用1号罐该部位是高血压的特效穴位。血压升高之际,在此排瘀,血压即可下降。但为了防止复发,必须按指定的标准量排瘀方可。高血压穴位是非常重要的穴位。在此排瘀,不仅对慢性疲劳和下肢虚弱也

5、有疗效,还可使人体的上、下肢发育均衡。而对那些食用人参、鹿茸、蜂蜜等物后,容易上火的人,在本穴排瘀后服用,就不致于上火。提臀、收腹、收腰是腰痛患者的特效穴位承上启下的穴位腰部以下疾病,首先做6—105号堵是低血压6号堵是高血压针对高血压病人压差大于40,加排5号压差小于40,加排30号高血压病人发烧:6—8同时做,6号降压,8号退烧,只做一次,退烧就停。6号高血压穴7号肩臂痛穴肩胛骨的最高点是罐子中心点用1号罐此穴位对肩部肌肉发紧、疼痛有疗效。对于手发凉或多汗,手掌干燥的症状,排7—15—22号穴即可,对40或50肩痛的患者,排7—43号穴大部分可以治疗,如无效时,可追加

6、30号急性积食穴与9号癫痫病穴的排瘀,治疗率可达99%。7—9治疗颈椎病7—43整个肩胛骨疼痛7—46肩周炎,肩膀怕凉8号肾肝穴6号穴与7号穴间,上60%、下40%,与6号穴在同一条线上,都在肌肉的最高处扣罐是罐子中心点用1号罐8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穴位此穴位可恢复肾及肝的功能。面部、眼眶及拇指内侧颜色发青和面部与背上生痤疮、脸上发青春痘都是肝功能低下的反映。而睡觉后的手、脚和周身浮肿或体重骤增(一个月2kg以上)则是由于肾功能低下导致的合并症。采取及时正确的排瘀疗法,皆可治愈。任何发烧,突然过敏都可以直接做8号8号穴是容易出鲜血的穴位,第一罐正常扎,看出血情况,来决定

7、第二罐的针法9号癫痫病穴后发髻线向上的凹陷处是罐子中心点选罐因人而异本部位堪称人体所有神经始发的瓶颈之穴。癫痫病发作原因的60%是因为该处血液循环不畅所致。施治时,先对2—3号穴排瘀,再对6号穴排瘀,最后再对7—9—1号穴排瘀,疗效奇佳。9号出现发酸、发软、发烫时是中风先兆10号腓痛穴外踝骨正后方与膝窝之间,上60%、下40%,按下有酸麻胀痛是罐子中心点选罐因人而异腓肠肌痉挛时,对本穴施以排瘀,脚底生茧、多汗或粗糙干裂等症,对6—10号穴排瘀,即可治疗。而对脚底疼痛、严重性脚气及湿疹,排出6—10—31号的瘀血,就可以治疗。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