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及题型(复印).doc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及题型(复印).doc

ID:58645613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16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及题型(复印).doc_第1页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及题型(复印).doc_第2页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及题型(复印).doc_第3页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及题型(复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及题型(复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几种典型解法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例题1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0.5倍,将3.2g这种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密闭容器里,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A)   A.3.2gB.4.4gC.5.6gD.6.4g  [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例题2把3体积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三个分别装有①NaHCO3溶液②浓硫酸③Na2O2装置

2、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集气瓶中的气体应是(认为Na2O2不与NO2反应)(A)A.0.25体积O2B.1体积O2C.1体积NO2D.2体积CO2二、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1 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该碱金属M可能是(BC)  A.锂 B.钠 C.钾 D.铷 〔解析〕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42.5>x>14.5分析所给

3、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三、守恒法  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1 将5.21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2.53g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需0.009mol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 5-3=2。应填:+2。(得失电子守恒

4、)例题2FeS2与硝酸反应产物有Fe3+和H2SO4,若反应中FeS2和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1∶8时,则HNO3的唯一还原产物是[ B]A.NO2 B.NO C.N2O D.N2O3四、差量法  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它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题1 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A)  A(21n-10m)/11m  B21(n-m)/

5、22m  C 22(m-n)/11m  D (41m-21n)/31m〔解析〕设MgCO3的质量为x,MgCO3=MgO+CO288----------44这里反应减少的质量就是产生CO2的质量为m-n克所以混合物中MgCO3的质量为:(m-n)g/44×84=21(m-n)/11g那么原有MgO质量为:m-(21(m-n)/11)g=(21n-10m)/11g所以其质量分数:(21n-10m)/11m×100%应选A。  例题2将32克KBr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通入一段时间氯气,再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的物质,最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23.1g。计算有多少克溴化钾转化成其他物质 〔解析〕反

6、应生成的固体为KCl,可以通过KBr到KCl转变过程中的质量差求得KBr的质(△m为KBr与KCl质量差)2KBr+Cl2=2KCl+Br2 △m  238g----149g-----89g m(KBr)-------(32-23.1)g则求出m(KBr)=23.8g例题3 150℃时,将1L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当恢复至150℃,体积恒定时,容器内压强增大8%,则该混合烃的组成是[ D  ]A.甲烷与乙烷体积比是1∶4B.丙炔与乙炔体积比是1∶4C.乙烯与丁烷体积比是1∶4D.乙烯与丁烯体积比是1∶4【提示】此题宜运用差量法解析。应注意:①150℃时水呈气态,②容器内压

7、强增大8%即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8%。运用差量法求出组成中平均氢原子数是7.2,是解题关键。五、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断MA或MB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题1 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 B.铁 C.铝 D.镁〔解析1〕各金属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