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专题中国地理概况ppt课件.ppt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中国地理概况ppt课件.ppt

ID:58645921

大小:4.52 MB

页数:54页

时间:2020-10-05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中国地理概况ppt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中国地理概况ppt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中国地理概况ppt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中国地理概况ppt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中国地理概况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中国地理概况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中国地理概况核心点一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1.纬度位置:我国位于4°N~53°N之间,这使得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有利于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受海洋影响大,雨量丰沛。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湾,海洋资源丰富,有利于对外交往。陆疆广大,有利于和邻国进行边贸往来。核心点二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其意义1.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夏季风可以深入内陆,给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2.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状的地势特点使得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产生巨大的水能。3.地形的复杂导致了气候的复杂,形

2、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4.多山的地形阻隔了交通,不利于人们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耕地比重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核心点三中国气候的特点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五种基本类型。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东南部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越向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越小→(1)空间—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时间—夏季受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冬季受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季风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夏季风的强弱不同→降水年际变化大核心点四我国外流

3、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地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小(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好)无(流经亚热带,冬温在0℃以上)核心点五我国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地区主要农作物东北地区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甜菜华北地区冬小麦、棉花、花生、苹果等长江流域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柑橘、茶华南地区水稻、甘蔗、菠萝

4、等西北地区春小麦、棉花、温带水果青藏高原春小麦、青稞、豌豆类型1中国地理概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奥运火炬在我国境内传递的路线示意图材料二四个地区的景观示意图(1)说出奥运火炬在由D地区向F地区传递的过程中,沿途所看到的主要自然带的类型,并分析D、E、F三地区自然带的差异体现的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导影响因素。(2)材料二中的四幅图所示的景观在E所在省区看不到的是。试分析景观形成的原因。(3)说出材料一图中两个灌溉农业区的名称:①,②。比较它们灌溉水源的差异。解析第(1)题。由D到F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其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第(2)题,图a

5、是沙漠,图b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梅花鹿是其典型动物),图d是草原,图c是喀斯特地貌。题目是要求分析喀斯特地貌的成因,需要从岩石特性、气候特征、生物数量等方面去分析。第(3)题,河套平原主要是黄河水灌溉,河西走廊灌溉水源主要为祁连山上的冰雪融水。答案(1)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这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其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2)cc图所示的景观为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条件:①要有可溶性的石灰岩或者白云岩;②气候温和,降水充沛;③生物种类和数量多,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3)河西走廊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主要是

6、祁连山上的冰雪融水,而河套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是黄河水。中国自然地理经纬线定位复习要览变式练习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

7、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2)根据图中经纬线可以判断河流流向,不难看出,河流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从乌海到磴口地处黄河上游,流量大,含沙量高,但比中下游低;由于纬度较高,有冰期;再加上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因此冬春季有凌汛。(3)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要根据图中信息,从数量和空间变化两方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原因是从西向东距海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