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docx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docx

ID:58646052

大小:264.5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0-16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摘要本风力摆控制系统以STM32F103C8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MOS管电机驱动,通过加速度陀螺仪MPU-6050来采集风力摆的角度,并用按键输入相关参数要求及测试模式,主控单元STM32F103C8单片机处理采集到的信号并给定PWM控制直流风机。该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按键模块、陀螺仪、风力摆等构成闭环控制系统。主要运用STM32F103C8单片机控制直流风机组,根据风力摆的状态,通过程序控制PID算法,使直流风机组带动整个风力

2、摆装置的旋转移动并保持一定平衡,实现了通过直流风机组控制风力摆运动、画线、画圆及静止等的功能。关键词:STM32F103C8单片机;MPU-6050;电机驱动;PID算法2015年8月15日1.系统方案论证1.1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51单片机,价格低廉,应用普遍,操作简单,控制能力强。但是外设端口较少,片内资源少,运行速度很慢,需要外围元件多。方案二:采用PLC单片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但体系结构封闭,不兼容。方案三:采用STM32单片机,其程序都是模块化的,接口相对简单,而且自身带有好多功能

3、,工作速度快,且性价比较高。综合以上三种方案,选择方案三。1.2电机驱动模块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继电器对电机开关进行切换,以调整风力摆的周期。但是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慢,易损坏,可靠性不高。方案二:采用L298N电机驱动模块,输入端与单片机直接相连,便于控制。但驱动电流小,无法驱动大功率的风机,且压降大、易发热,影响驱动性能。方案三:采用场效应管IRFD120组成的电机驱动模块,驱动能力好,易于调速、过载能力大、开关速度大,能耗小。综合以上三种方案,选择方案三。1.3风力摆方案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选用12V,2.4A

4、的风机,将朝着四个方向的风机两两连接在一起形成正方环形风力摆。但是风扇环闭,影响进风,且因为电流大,带动慢,耗时。方案二:选用12V,1.2A的风机,用一块板子将四个风机分为两层,相对摆放。小巧轻便,风扇摆放未环闭,风力较好,且动力较足。综合以上两种方案,选择方案二。1.4角度检测模块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光电编码器可以直接测出风力摆角度,但是体积大、精度低、仅能测出摆杆角度。方案二:选用WDD35D5角度传感器,根据摆杆旋转角度产生相应阻值,但该方案需要AD转换成相应的角度,且不易放置、仅能直接得到角度。方案三:

5、选用MPU6050加速度陀螺仪,精度高,通过处理后可检测到摆杆的旋转角度及其加速度,以便对摆杆的控制。综合以上三种方案,选择方案三。1.5控制算法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LQR算法即线性二次型调节器,其对象是现代控制理论中以状态空间形式给出的线性系统,而目标函数为对象状态和控制输入的二次型函数,LQR可得到状态线性反馈的最优控制规律,易于构成闭环最优控制,但编程复杂,数据处理量大。方案二:采用PID算法,按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运算,将风力摆对应状态的角度加入PID算法后通过PWM控制直流风机旋转方向与速度。

6、控制精度高,且算法简单明了,结构改变灵活。综合以上两种方案,选择方案二。1.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1.1风力摆状态检测由于对旋转及运动要求的限制,通过导线将加速度陀螺仪MPU-6050固定在风力摆的摆杆上以此采集风力摆状态的相关数据,通过PID算法调节直流风机运动效果。假如当风力摆在静止状态时,然后启动往左的直流风机(采用PD算法,当偏离平衡角度越大,则PD反馈给风机占空比的值就越大),MPU-6050检测出当前的角度,再通过PID算法给芯片,使风力摆杆保持向左运动的状态。1.2驱动与控制算法风力摆运动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

7、程,旋转的变化也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本设计中STM32F103C8单片机通过处理MPU-6050采集的风力摆当前状态角度调节输出PWM的占空比,进而控制直流风机组的方向及速度变换,从而实现对风力摆的控制。在连续的闭环控制系统中,按偏差,比列,微分,积分进行的PID控制技术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方式,所以本系统采用PID算法来控制直流风机组的转动。PID算法的控制数学模型如下:ut=kp[et+1Ti0tetdt+TDd(et)dt]其中,kp为比例放大系数,Ti为积分时间常数,TD为微分时间常数,e(t)为风力摆角

8、度偏差。1)比例环节P及时成比例地反映控制风力摆系统的角度偏差e(t),一旦产生误差,立即调节减少误差。Kp过大会使风力摆系统出现超调或振荡现象,Kp过小又起不到调节作用,比例控制无法消除余差。2)积分环节I主要用于消除余差,强弱程度取决于Ti,Ti越大则积分作用越弱,风力摆系统稳定性下降,所以要找到合适的Ti。3)微分环节D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