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doc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doc

ID:58654293

大小:48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0-16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1页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2页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3页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4页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5页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6页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7页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8页
资源描述: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自然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冰雪消融B.大雾弥漫C.露珠晶莹D.霜打枝头2.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可安装在浴室的电热“防雾镜”,其内部有电热丝。“防雾镜”的“防雾”功能启动时,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华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太子河雾凇B.鸭绿江晨雾C.渤海湾封冻D.辽西稻田干涸4.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

2、液化现象B.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放热C.高压锅中的食物容易被煮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低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因为樟脑丸发生了凝华现象5.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D.冰激凌周围的“白

3、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6.冬天,晒在室外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干,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凝固B.液化C.升华D.凝华7.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放热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B.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D.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8.图中,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叶上露珠C.秋天,山中晨雾D.严冬,树

4、上雾凇9.荔枝成熟期较集中,又极不耐贮运。将冰块和荔枝一起放在泡沫箱中能起保鲜作用,这可能应用了(  )A.冰熔化吸热B.冰凝固吸热C.冰熔化放热D.冰凝固放热10.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正确的是(  )A.凝华,放热B.升华,吸热C.液化,放热D.凝固,吸热1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雾的形

5、成是凝华现象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12.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A.霜的形成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水蒸气的形成13.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A.屋檐下的冰凌B.冰冻的衣服晾干C.草叶上的露珠D.铁丝网上的白霜14.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

6、是(  )A.27℃B.32℃C.36℃D.30℃15.如甲是“探冗石蜡的熔化特点”实验,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减小误差,实验应采用体积较小的石蜡B.温度计的示数为38℃C.如果将石蜡碎块换成冰块做该实验,冰块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与石蜡的相同D.“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的二.实验探究题16.如图甲所示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  (

7、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第45min末的内能  (填“大于”或“小于”)第20min末的内能。17.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  。(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  (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填“升高”、“不变

8、”或“降低”)。(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18.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在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需要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2)由图乙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3)B点的内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点的内能。(4)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