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工程测量B.doc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工程测量B.doc

ID:58659069

大小:9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16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工程测量B.doc_第1页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工程测量B.doc_第2页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工程测量B.doc_第3页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工程测量B.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工程测量B.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程测量学模拟卷三、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有一或多个正确答案)1、在角度测量中,盘左盘右观测可以减弱或消除(ABD)对角度观测的影响。A、竖轴误差;B、视准误差;C、度盘刻划误差;D、横轴误差;E、竖盘指标差。2、上题给出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B)A、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3、某点位于10带中央子午线上,在北半球,该点沿中央子午线量至赤道的距离是m,则该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通用坐标为(C)。A、(,);B、(,);C、(,);D、(,)。4、同一幅地

2、形图上,等高线平距与坡度的关系是(BDE):A、等高线平距越大,坡度越陡;B、等高线平距越小,坡度越陡;C、等高线平距越小,坡度越缓;D、等高线平距越大,坡度越缓;E、等高线平距相等,坡度相等;。5、地形特征点,我们又把它称之为B。A、测站点;B、碎部点;C、定位点;D、控制点。一、名词解释1.高差:地面上两点间的高程差。2.比例尺精度: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3.地形图:即表示出各种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出地貌的图。4.平面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5.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某一

3、方向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二、填空题1.水准仪操作时,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用_微倾螺旋_,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用_仪器角螺旋_。2.地形测量时,先要做_控制测量_然后进行_碎部测量__。3.观测水平角时,水平度盘_固定_,指标分划_水平度盘_。4.测量观测值所存在的误差主要呈现_偶然误差_的特性,因为_系统误差_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减弱和消除。5.表示地貌的符号为_等高线__。6.图上面积为50cm2,则在1:1000的比例时实际面积为_5000_m2。三、选择题:1.某点处真北方向与坐标北方向的夹角称为该点的

4、__A___。A.子午线收敛角;B.象限角;C.磁偏角;D.磁坐偏角。2.某点位于20带中央子午线上,在北半球,该点沿中央子午线量至赤道的距离是m,则该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通用坐标为C。A.(,);B.(,);C.(,);D.(,)。3.水准测量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的误差是:①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②水准尺零点差;③地球曲率与大气折光;。则正确的选择为:_C__。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4.用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的限差不包括:__D__。A.半测回归零差;B.上下半测回同一方

5、向值较差;C.各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D.同一测站指标差之差。5.地物地貌的特征点,我们把它称之为B。A.测站点;B.碎部点;C.定位点。四、表格计算1.对某角度进行6次观测,数据见下表,求:算术平均值、每次观测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中误差。观测次序观测值vvv计算150-48-54+525250-48-48-11350-48-42-749450-48-48-11550-49-00+11121650-48-42-749平均值∑=02462.完成测回法观测手簿计算3.完成水准观测手簿计算:测站测点水准尺

6、读数高差高程后视前视(m)(m)1BM10+0000.6741.673-0.999157.519156.52020+0000+0502.5001.842+0.658156.520157.17830+0500+1001.7801.919-0.139157.178157.039五、综合计算题1.已知直线BA坐标方位角300-00-00,A点X、Y坐标值分别为:14.22m,86.71m;由A点按极坐标法放样1#点,其X、Y坐标值分别为:42.34m,85.00m,试计算测设数据。参考答案:解:需测设距

7、离为:需测设的角度为:2.附合水准路线,自BM.A经1,2,3点后又附合于BM.B,已知=56.345米,=59.039米,其各测段观测数据如下表,完成水准路线计算和调整,求出各水准点高程值并绘出草图示意。测段距离(km)实测高差(m)11.72.78523.5-4.36931.21.98042.62.345参考答案:解:测点测段长度实测高差(m)高差改正数(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A(km)1.7+2.785-0.009+2.77656.345159.1213.5-4.369-0.01

8、8-4.387254.7341.2+1.980-0.006+1.974356.7082.6+2.345-0.014+2.331BMB59.0399+2.741-0.0474.293∑辅助计算3.用6"经纬仪观测某角4测回,已知观测值中误差为,求其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参考答案:解:4.测设角AOB=135-00-00,一般方法测设后,精确测得角值为134-59-36,已知OB=96.00m,如何进行角度纠正并绘图示意。参考答案:解:B点向外移动约11.2mm。5.测站高程为48.76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