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及2017骨质疏松指南解读ppt课件.ppt

绝经后骨质疏松及2017骨质疏松指南解读ppt课件.ppt

ID:58666387

大小:4.28 MB

页数:67页

时间:2020-10-05

绝经后骨质疏松及2017骨质疏松指南解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及2017骨质疏松指南解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及2017骨质疏松指南解读ppt课件.ppt_第3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及2017骨质疏松指南解读ppt课件.ppt_第4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及2017骨质疏松指南解读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绝经后骨质疏松及2017骨质疏松指南解读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及2017年骨松指南解读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姜效韦2017年10月19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在沈阳盛大召开。 会上隆重发布了《2017年新版的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修订的背景骨质疏松症诊疗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药物不断涌现。国际主要学术组织对相关的诊疗指南进行修订。“健康骨骼”已经被列为全民健康生活行动主题的“三减三健”之中。01概述02发病机制03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04临床表现05诊断及鉴别诊断06骨质疏松防治主要内容Part0

2、1概述骨质疏松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分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原因不明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某些疾病如

3、糖尿病、甲亢、血液系统疾病,其它代谢性骨病、肿瘤、肾脏病变等;药物如抗癫痫药物、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等及其他因素所致。诊疗现状及流行病学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1亿(约占总人口的15.5%),65岁以上人口近1.4亿(约占总人口的10.1%),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大的国家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骨质疏松的危害死亡率高医疗费用高生活质量下降髋部骨折病人随访资料2806名髋部骨折病人随访

4、6年6个月内:18%(32例)死亡6个月后:49%能自己穿衣15%能独立行走74%能用拐杖行走8%能上楼6%能走1.5里路由于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骨质疏松的重点人群是妇女,尤其是更年期、绝经期的妇女。因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疾病,骨丢失可引起骨小梁变薄和骨小梁断裂,药物能阻止骨质的进一步丢失,但不能使已断裂的骨小梁继续恢复正常,因此预防重于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的平均年龄约比男性提前10年)诊疗现状及流行病学认识不足诊疗率低防控不足据2015年预测,我国2015、2035

5、、2050年用于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髋部、椎体)的医疗费用将分别高达720亿元、1320亿元、1630亿元。Part02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 (指南新增)2017版新指南新增发病机制骨质疏松症属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疾病,骨转换失衡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生机制。《指南》发病机制示意图将有助于读者快速明晰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新增)新指南新增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Part03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因素众多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妇女绝经

6、后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症主要起决于★其骨峰值的高低★骨丢失的速率生长发育期:骨形成>骨吸收.35岁时:骨形成=骨吸收35岁以后:骨形成<骨吸收35岁—绝经前:0.3—0.7%/每年绝经后0—5年:1.5—2.5%/每年绝经后6—10年:1—2%/每年绝经后10—20年:1%/每年70岁以后:0.6—1%/每年目前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雌激素水平缺乏。雌激素通过钙的调节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维生素D等对骨代谢产生影响。雌激素与骨质疏松雌激素与维生素D雌激素加强羟化酶活性使维生素D转变为活性维

7、生素D(1,25(OH)2D3),促进肠钙的吸收作用;使钙盐和磷盐在骨质中沉积,促使骨基质合成,使之成为钙盐沉积的支架;对骨质中的成骨细胞具有特殊的刺激作用,并影响长骨的成骨中心和骨骼的愈合。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加速,骨基质形成不够,钙盐无法沉积,从而导致骨质疏松。雌激素与骨质疏松雌激素与甲状旁腺素激素雌激素有拮抗甲状旁腺素的作用。甲状旁腺素具有促进骨吸收、骨盐溶解、抑制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的作用,是刺激骨质溶解的主要来源。绝经后雌激素减少,减弱了对甲状旁腺素的拮抗作用,使甲状旁腺素功

8、能亢进,加速骨质消溶而逐渐发展成为骨质疏松。雌激素与骨质疏松雌激素与降钙素降钙素是甲状腺滤泡细胞产生,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质消溶,阻止钙从骨质中释放的作用,还能阻碍间质细胞转变为破骨细胞,从而促使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雌激素能加强降钙素的分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从而降钙素分泌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消溶加速,导致骨质疏松。雌激素与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工具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预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