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物理模拟题.doc

2011中考物理模拟题.doc

ID:58679623

大小:1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0-15

2011中考物理模拟题.doc_第1页
2011中考物理模拟题.doc_第2页
2011中考物理模拟题.doc_第3页
2011中考物理模拟题.doc_第4页
2011中考物理模拟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中考物理模拟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姓名:顺序号:班级:初2011级金凤中学物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2008年8月8日晚,随着一大型卷轴在“鸟巢”中缓缓铺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也拉开了序幕。画轴打开在一个巨大的发光二极管屏幕上,发光二级管屏幕是由下列哪种材料构成的:()A导体B半导体C绝缘体D超导体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对人的安全电压不能超过220VB.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cm/sC.某一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45kgD.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3.我们生活离不开电,关于生活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能表是用来直接测量电功率

2、大小的仪表B.短路和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是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C.为了用电安全,电灯的开关应该直接接在零线上D.零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4.2007年6月初,重庆市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过往车辆实施计重收费,某同学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计重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计重表实质是一个电压表B.当路面受到的压力增大时;计重表的示数减小C.如果路面受到的压力改变,计重表有示数但不变,则可能是R开路引起的D.电路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计重表不烧坏5.从下列的各个图象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大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做

3、匀速直线运动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6.如图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电动机原理的是()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S闭合后移动滑片分别至端点a、b、中点c和端点d,小明同学记录了在这四点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在记录的时候他虽然正确地进行了记录,但顺序却弄乱了,这八个数据分别是:3V、4V、0V、2V和0.4A、0.2A、0.3A、0.6A,那么滑片在b点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应该是:()A.3V0.3AB.4V0.3AC.2V0.4AD.4V0.6A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20分)8.关心爱护残疾

4、人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美德,为了方便盲人行走,现在许多城市公路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盲道。如图所示,人走在盲道上,减小,在压力一定时,脚底受到的增大,从而盲人通过脚底能感觉出来,因此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像正常人行走。9.茶壶盖上的小孔使壶内的茶水容易流出,这是因为“小孔”使壶身和壶嘴构成了一个,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有关。10.举世瞩目的29届奥运会奥运圣火的传递已经成功经过重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火炬“重985克”,用规范的物理语言表述应该是(2).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常温下丙烷为气态,可采用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选填“吸收”或“放

5、出”)热量.11.小明同学在上学途中经过大型加油站时闻到汽油味,这是因为汽油分子。加油站规定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不能穿化纤布料做的衣服。这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摩擦,埋下火灾隐患。12.用2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水平面上的物体,没有拉动,则没有拉动物体的原因是;此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N,若用30N的水平拉力拉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用40N的水平拉力拉该物体在同一表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13.请在箭头上填写发生能量转化的装置、.器具或设施。示倒:太阳能电能核能电能内能机械能电能。14.有三个定值电阻,其中,把它们并联接在电

6、压为6V的电源上由此可知,电路总功率P的范围是。1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阻艟变化范围为0~20,电阻的阻值为8且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接通电路后,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阻消耗的实际功率为2W。那么,当滑片p位于变阻器的a端时,加在电阻两端电压的可能值应在v到v之间。三.实验题(第16题4分,17题6分,18题3分,19题6分,共19分)16.(1)小球重10N,画出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2)闭合开关后请在图中标出电磁铁的南北极。次数物理量1234567H(cm)0246g1012F(N)6.56.05.55.04.54.54.517.如图,小明同学为了探

7、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挂在测力计下,在长方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长方下表面距离h和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椐,得出物体重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2)分析第1次到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物体浸没液体之前,;(3)分析第5次到第7次实验数据,说明。(4)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物体下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为()18.如图所示,A是螺线管内的铁芯,B是悬持在弹簧下的的铁块,S是转换开关,要使弹簧的长度变短,可采用的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