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四 逍遥游教案4 苏教版必修5.doc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四 逍遥游教案4 苏教版必修5.doc

ID:58685436

大小:131.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12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四 逍遥游教案4 苏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四 逍遥游教案4 苏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四 逍遥游教案4 苏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四 逍遥游教案4 苏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逍遥游》(四)备课时间上课时间第周周月日班级节次课题总课时数第节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文和道家思想;  2.探讨文中的哲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对文本的深入探究 教学参考必修五语文课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网络教案授课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无专用教室无教学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一、小组合作,探究文本第1段:鲲鹏意象如何理解?趋明为逍遥首要之意。郭氏集解引方以智说:“鲲,本小鱼之名,庄子用为大鱼之名。”(亦见《尔雅释鱼》)因此,庄子逍遥之意,在一开始,就是基于对语词的凝固的世俗化理解的转化。由此而言,首段之意在于:以

2、对世俗之小的转化,点明大而高远以去阴趋阳、背暗向明为逍遥的基本意旨。鲲鹏的意象,“大”而“化”,一方面有着对世俗之小的超越,一方面有着在超越同时的自如往来(化)之意。第2段:如何理解鹏鸟之高飞在空?空中和地面,不同的境域各有其蔽。趋明的大鹏飞在高空,带来的问题转换是:处于地面的存在者所见的“苍苍而无至极的天”,在已经飞翔在高空的大鹏那里,还是一样的“景致”么?答案显然不是。正如大鹏作为在高空翱翔者见到的地面景致与地面存在者所见地面景致相殊一样。因此,趋阳而走向逍遥,本身依然可能有蔽。因为,不同存在境域之中的存在者,对于

3、处在另外境域之中的存在者,并不能获得或达致同样的“世界”。趋明的本意,是要明于自身;但是,明于自身却须以明于对方为前提,不明于他者,也不能明于自身。这是明的遮蔽,即不明。 第3段:水舟之喻何关于鹏鸟之飞?存在境域与其中存在物的相互决定导致割裂。1.小组合作,探究文本中的疑难点。2.小组讨论,明确问题。教学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诠释第2段大鹏腾空而有的“蔽”基于不同物之存在境域及其本性,所谓质大不待小,质小不用大,其意正在于指出坳堂之水作为一方特定的存在境域只能漂浮芥草(存在者),而大鹏(存在者)宏巨只能展翅于高空的存在境

4、域。草芥浮于坳堂之水,大舟游于江海;小鸟抢于房梁树丫之间,大鹏翔于万里高空。存在境域及其中的存在物,具有彼此相分的性质,这是“明”难以彼此通达的根由。第6段:棘之答汤何关于“小大之辩”?以汤棘问答将寓言意旨引向人自身。汤之问棘问了什么?郭注成疏以为汤在问“物各有其性因而任之”之意。成疏认为重述鲲鹏故事,解为庄子在为自己的论述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不确。实际上,前文鲲鹏转化、小鸟大鹏对比,指向小大之辩以及“悲笑”撕裂的牵引,是在看见或明于他者存在界限的基础上回到自身存在境域,其主旨本在于彰显人的存在本身——汤之问棘,即是“

5、小大之辩”的本旨:小大之辩(或别)就是为对自身存在发问的人(以汤问棘的方式实现,不管其问内容何在,从下文看,应当是问不同的才能德性高低,另见《列子汤问》),昭示出真正的路途(走向逍遥的路途,悲笑的撕裂让明于他者成为可能且由此而能回到自身明觉自身,这是逍遥的历程)。因此,下文直接以“人”的小大对比来切入主旨:人的逍遥/自由存在何谓。二、小组讨论,展示问题三、当堂检测3.小组展示4.当堂测试课外作业背诵全文教学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