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秦代文学ppt课件.ppt

第三讲 秦代文学ppt课件.ppt

ID:58690864

大小:2.56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0-10-04

第三讲  秦代文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三讲  秦代文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三讲  秦代文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三讲  秦代文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三讲  秦代文学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讲 秦代文学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讲秦代文学第一节秦汉文学概貌一、秦代文学概况文化专制焚书坑儒一、秦代文学概况文化专制统治时间短作品少:《吕氏春秋》、《谏逐客书》鲁迅:“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文学特点:官庭文学贵族文学统治者文学1.秦始皇刻石文(7篇)泰山刻石文、之罘刻石文、会稽刻石文、琅琊刻石文、东观刻石文、绎山刻石文、碣石刻石文————碑铭之祖1.秦始皇刻石文(7篇)2.学术总结:《吕氏春秋》吕不韦: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

2、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二、李斯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帝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谏逐客书李斯作者简介李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

3、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赵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赵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

4、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以前者最为著名。《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所谓“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者的称

5、呼)。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李斯的文章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词胜,雄辩滔滔,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解题“谏……书”谏: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书:上书,古代臣向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缪mù蹇jiǎn施yì穰rǎn

6、g鄢yān郢yǐng皋gāo鼍tuó赍jī瓮wèng髀bì駃騠juétí重点字词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窃:私下。自谦之辞。过:错误。分析: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逐客是错误的。开门见山,语气谦和,平心静气,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西、东:名词作状语,在西面、在东面来:招致第二部分--具体论述——第一方面(讲述历史)过去秦穆公求士,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国迎来蹇叔,在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并不生

7、长在秦国,可穆公重用他们,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使秦称霸西戎。译文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移、易:改变乐用:乐于为国效力举:攻取治强:安定强盛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又大败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还巩固地统治着。译文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