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元史阅读答案附翻译.doc

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元史阅读答案附翻译.doc

ID:58700857

大小: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04

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元史阅读答案附翻译.doc_第1页
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元史阅读答案附翻译.doc_第2页
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元史阅读答案附翻译.doc_第3页
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元史阅读答案附翻译.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元史阅读答案附翻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其父为吏,从征江南,调饶州安仁县典史,又为杭州钞库副使。翥少时,负其才隽,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因受业于李存先生。存家安仁,江东大儒也,其学传于陆九渊氏,翥从之游,道德性命之说,多所研究。未几,留杭,又从仇远先生学。远于诗最高,翥学之,尽得其音律之奥,于是翥遂以诗文知名一时。已而薄游维扬,居久之,学者及门甚众。至元末,同郡傅岩起居中书,荐翥隐逸。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寻退居淮东。会朝廷修辽、金、宋三史,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史成,历应奉、修撰,迁太常博士,升

2、礼仪院判官,又迁翰林,历直学士、侍讲学士,乃以侍读兼祭酒。翥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学者乐亲炙之。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尝奉旨诣中书,集议时政,众论蜂起,翥独默然。丞相搠思监曰:张先生平日好论事,今一语不出,何耶?翥对曰:诸人之议,皆是也。但事势有缓急,施行有先后,在丞相所决耳。搠思监善之。明日,除集贤学士,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阶荣禄大夫。孛罗帖木儿之入京师也,命翥草诏,削夺扩廓帖木儿官爵,且发兵讨之,翥毅然不从。左右或劝之,翥曰:吾臂可断,笔不能操也。天子知其意不可夺,乃命他学士为之。孛罗帖木儿虽知之,亦不以为怨也。及孛

3、罗帖木儿既诛,诏乃以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翰林学士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二十八年三月卒,年八十二。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文不如诗,而每以文自负。常语人曰:吾于文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它日,翰林学士沙剌班示以所为文,请易置数字,苦思者移时,终不就。沙剌班曰:先生于文,岂犹未化耶,何思之苦也?翥因相视大笑。盖翥平日善谐谑,出谈吐语,辄令人失笑,一座尽倾,入其室,蔼然春风中也。所为诗文甚多。无丈夫子。及死,国遂亡,以故其遗稿不传。其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翥尝集兵兴以来死节死事之人为书,曰《忠义录》,识者韪之。(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三)4.对下列句

4、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负其才隽依恃,凭仗B.诱掖后进引导扶持C.绝去崖岸山崖、堤岸D.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B.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C.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D.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翥

5、年少时,虽有才华,但豪放不羁,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B.至元末年,张翥受同郡傅岩的举荐,担任国子监的助教,分教上都的学生。C.在一次朝议时,张翥认为国事有缓有急,实行起来有先有后,关键在于丞相的决断。D.张翥在诗歌方面,尤其在近体诗和词上很擅长,平日喜欢开玩笑,诙谐,幽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5分)(2)吾于文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5分)参考答案4.C(崖岸:矜庄,孤高)5.D6.B(张翥担任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是在至正初)7.(1)不屑于把学业放在心上,他父亲为此

6、而担忧。张翥一天幡然醒悟,改过说:父亲不要担忧,现在请(让我)改变,(专心于)学业.(屑翻然改易业各1分,大意对可酌情给分,句意2分)(2)我在写文章(或散文)方面已经出神入化了,我不曾(认真)构思,只是(或不过)随意地写作(或用笔写)罢了。(化特任意各1分,句意2分,盖翻译成大概不扣分)参考译文张翥,字仲举,是晋宁人。张翥年轻时,自恃才能出众,豪放而无拘束,喜好蹴鞠、音乐,鄙视经营家业而不以为意,他的父亲对此很担忧。一天,张翥翻然改变,说:父亲大人不必担忧,从今起就让我改变行为吧。于是谢绝客人,闭门读书,夜以继日,毫不松懈,并接受李存先生的教导。李存家住安仁,是江南的大儒,学问得自于陆九

7、渊的传授,张翥跟随他学习,对于道德性命的学说,多有研究。不多久,张翥滞留在杭州,又跟从仇远先生学习。仇远在诗歌方面成就最高,张翥跟他学作诗,完全掌握了他运用音律的奥秘,这时张翥就以诗文知名于当世。随后来到扬州附近,在此居住了很久,到张翥家来学习的学者很多。至元末年,与张翥同郡的人傅岩起在中书省任职,以隐逸之士推荐张翥。至正初年,征召张翥入朝任国子助教,分掌教育上都的学生。不久辞官隐居在淮东,适逢朝廷修纂辽、金、宋三史,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