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doc

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doc

ID:58704248

大小:12.52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10-02

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doc_第1页
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doc_第2页
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doc_第3页
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doc_第4页
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甘肃兰州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邮编730050)【摘要】:纵观农村的家庭教育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近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这种现象,很多年轻的父母只管生不管养,在孩子刚刚蹒跚走路时,年轻的父母便把孩子推给年迈的爷爷奶奶,自己则到地里干农活或者出去打工挣钱等忙其他的事情。而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孩子和爷爷奶奶同吃同住,甚至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直接把孩子送到当地的县城或者城市读书,孩子吃住都在学校。孩子跟随着爷爷奶奶,老人们大多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和溺爱孩子。孩子住在学校,大多是进行集体活动。这两种现象,都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甚至不少孩子

2、因长时间不和父母在一起,和父母的感情有很大距离。我认为这种现象是严重的家庭教育的缺失。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关键词】:心理教育正文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合格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长期以来,关注中学生成长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健康,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日益增多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学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

3、育方面,更是慢了一拍!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大量调查数据和参考资料做了以下分析:一、当前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由于心理障碍或者疾患的困扰,使得部分农村中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孤僻、抑郁的心理状态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在学习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导致每一次考试,学生心理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考不好,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失去信心,情绪十分低落,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少数学生抑郁寡言、心

4、烦意乱,脑力迟钝,学习感到吃力,学习成绩也一直走下坡路,总是在中下游徘徊对未来感到茫然无措,忧心忡忡,人际关系很差,不想与人说话。2、对抗、逃避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不协调,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还有一部分学生,长期由于家长或教师对其要求过分严厉,尤其在偏远山区,老师更是可能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使其感

5、到精神上或自尊心受到伤害,一种是情绪上变得烦躁、抑郁、狂燥,经常与家长、老师发生激烈冲突,甚至伤人;另一种是逃避、害怕,使其和同学不善言谈,对老师产生恐惧,在家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等。3、嫉妒心理状态嫉妒在中学生中相当普遍,尤其在女同学中更是如此。当某些同学因表现好,成绩好,得到老师表扬,同学们尊重时,少数同学则会产生嫉妒心理,想方设法抹去他人的成果,想方设法算计他人,甚至通过搜集他人的“隐私”将他人思想搞乱,名声搞臭。他们总希望自己强于他人,而当他们不如别人时,他们会常常因嫉妒而产生敌意,从而心理有点不健康。二、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

6、响从宏观角度看,农村中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科技的快速发展。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中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

7、很大。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学生城市学生上大学41.22%71.45%不上大学58.78%^28.55%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

8、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