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docx

ID:58727065

大小:21.2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0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第1课时集合【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集合思想,掌握填写集合圈的方法。2.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会读取集合圈中的信息,理解“重复部分”。【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1.导入:课间,同学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运动?看,三(1)班选拔了一部分喜欢运动的同学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出示例1),那么我们能算出参加这两项比赛共有多少人吗?2.猜一猜:你认为有多少人?(可以有不同的结果)3.同学们猜出了多少种结果,那么到底谁猜得

2、对?(1)有人数了数跳绳9人,踢毽8人,共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2)有人说参加比赛的人数没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没有17人,是因为有人重复报了两项比赛。)4.那到底有多少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表示能清楚地看出来呢?(引导:把重复的人连线或打记号等。)可在表格上直接连线,能最清楚地看出有3人重复报了。5.为了更清楚地让我们看出哪些人只报了一项,哪些人两项都报了,你有什么好办法?(适当引出画集合图的方法。出示课题:集合)6.你能把人名填到集合图中吗?(1)小组协作完成。(2)把人名不要了,换了人数你会填吗?(独立完成)(3)

3、观察集合圈图,要算出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怎样列式?为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反馈)(4)反馈:9+8-3=14(人)①说算理。②适当追问:为什么要减3?7.回顾算理,整理思路:通过对例1的分析解答,有什么要与同学们交流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减去重复的)8.巩固练习。(1)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①独立填写。②重点观察重复处。(2)做一做第2题。①独立填写。②反馈思路。二、拓展深化,巩固提高1.练习二十三第1题。(1)统计出共有多少种水果。(2)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2.练习二十三第2题。(1)如何把两项都会的很清楚地看出来(连线),填在什么地方?(2)

4、解答问题。(3)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你会解答提出的问题吗?)3.练习二十三第3题。(1)尝试完成。(2)组内交流。(3)教师适当点拨。(4)全班交流。4.练习二十三第4题。(1)适当点拨如何根据所提问题,从三组条件信息中选取合适的信息画集合圈。(2)然后根据问题尝试解答。(3)反馈交流。5.练习二十三第5、6题。(1)注意提示学生根据数形对应性填写。(2)尝试完成后可交流讨论。(3)反馈,注意算理要清楚。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本课通过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研究,渗透集合思想。在开课时创设情境,制造矛盾,碰撞擦出火花。通过统计

5、、连线引入到集合圈的出现,突显有层次的教学;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发现解题方法。化解“重复部分”如何理解的难点,体现有价值的研究和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