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质量检测人员实操题ppt课件.ppt

电梯质量检测人员实操题ppt课件.ppt

ID:58730641

大小:1.07 MB

页数:82页

时间:2020-10-04

电梯质量检测人员实操题ppt课件.ppt_第1页
电梯质量检测人员实操题ppt课件.ppt_第2页
电梯质量检测人员实操题ppt课件.ppt_第3页
电梯质量检测人员实操题ppt课件.ppt_第4页
电梯质量检测人员实操题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梯质量检测人员实操题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梯质量检测人员技能考核相关知识一、电梯的基本结构1、曳引系统(曳引机、钢丝绳、导向轮等)2、导向系统(导靴、导轨及导轨支架)3、门系统(轿门、层门、门传动系统、门锁)4、轿厢(轿架、轿底、轿壁、轿顶等)5、重量平衡系统(对重或平衡重、补偿装置)6、电力驱动系统(供电及驱动器、速度反馈)7、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屏、平层装置、位置显示、操纵板)8、安全保护系统(机械与电气)驱动主机控制柜悬挂绳轿厢门机对重层门缓冲器导轨二、电梯的分类1、按驱动方式分类(交流、直流、液压、齿轮齿条、螺杆螺母、滚轮驱动、直线电机、气动)2、按用途分类(乘客、载

2、货、医用、观光、汽车、船用、冷库、电站、防爆、防暴、矿井、消防、消防员、杂物梯等)3、按速度分类(低、中、高、超高速)4、按操作方式分类(有司机、无司机、有/无司机)电梯的分类5、按操纵控制方式分类(手柄开关、按钮、信号、集选、并联、群控)6、按机房分类(上置式、下置、侧置、有/无机房)7、按轿厢分类(单或双轿厢)8、按载重量分类(大吨位、小吨位)特殊电梯斜行电梯双轿厢电梯(固定层距或可变层距)Twin电梯(一个井道中有两个独立轿厢)轿厢可转移的电梯(奥特赛系统)斜行电梯传统电梯TWIN电梯安装在德国Stuttgart大学的第一台TW

3、IN系统机房中的两台曳引机井道内的对重侧TWIN的特点节省井道空间相同数量的电梯,运输能力增加相同要求的运输能力,电梯可减少提高已有大楼运输能力(利用原井道改造)一个井道必须移作他用时,仍可保持或提高运输能力轿厢可转移的奥的赛系统三、电梯的驱动1、绕绳方式取决于曳引机位置、载重量、额定速度,以及传动效率、能耗、曳引能力、钢丝绳的寿命。其中常见的是单绕和复绕,钢丝绳的倍率(也称曳引比、绕绳比)为1、2、3、4应尽量减少绳轮数量、避免钢丝绳反向弯曲或扭曲。曳引机下置是不得已的布置方式曳引机下置布置的一种方式曳引机置于轿顶的布置2、曳引能力

4、计算T1/T2≤exp(fα)(T1/T2)×C1×C2≤exp(fα)3、提高曳引能力要提高曳引能力,就必须提高摩擦系数和增大包角。具体措施:(1)改变槽型及绳槽材料(2)改用复合绳或非金属绳(3)增大包角(4)增加轿厢自重(5)增加钢丝绳的正压力滚轮摩擦驱动电梯滚轮驱动轿厢滚轮驱动对重4、钢丝绳在绳槽中的比压(1)、许用比压[p]=(12.5+4V)/(1+V)V-与轿厢额定速度对应的绳速(m/s)有些国家比压的确定不仅与V有关,还与交通的繁忙程度有关。(2)、不同槽型的比压公式是不同的:a)半园槽b)V型槽c)带切口的半园槽a)

5、半园槽的比压分布P=(8TcosØ)/(Dd(δ+sinδ))b)、V型槽的比压分布P=T/(Dsinδ/2)c)、带切口的半园槽比压分布P=(8Tcosø)/(Dd(δ-β+sinδ-sinβ))5、钢丝绳在绳槽中的摩擦系数1)V型槽f=μ/sinδ/22)带切口的半园槽f=4μ(sinδ/2-sinβ/2)/(δ-β+sinδ-sinβ)3)半园槽f=4μ/π6、曳引轮槽磨损的原因1)、曳引轮本身2)、绳的构造、材质及其物理特性3)、运行高度4)、载荷5)、曳引机的驱动特性6)、环境和保养四、电梯曳引机有齿轮曳引机由电动机、制动器

6、、减速箱、盘车装置及底座等组成。无齿轮曳引机由电动机、制动器、盘车装置及底座等组成。蜗杆上置的悬臂曳引机蜗轮蜗杆传动曳引机行星传动曳引机皮带传动曳引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电动机的容量估算曳引机的运行条件正常工作条件环境温度:0~45ºC相对湿度:95%(非冷凝)海拔高度:1000m机器安装的工作位置:井道上或下EMC极端工作条件(如-10~+60ºC,相对湿度95%,海拔高度2500m)非工作条件(如超过-30,65ºC,相对湿度95%,海拔高度2500m)曳引电机的主要参数工作制(DutyCycle)断续周期工作

7、制(S5或S3),40%,60%功率因素(PowerFactor)>0.8绝缘等级(InsulationClass)转矩脉动量(TorqueRipple)<1.2%允许启动次数(startsperhour):<2401/h噪声水平(NoiseLevel):68dB(A)振动水平(VibrationLevel):0.71m/s(10~1000Hz)额定电流(Ratedcurrent):(A)曳引机与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之间的关系GB7588-2003的9.10.4条规定,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可作用于:a)轿厢;或b)对重;或c)钢丝绳系统(悬挂

8、绳或补偿绳);或d)曳引轮(如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根据d)条,对无齿轮曳引机,其工作制动器直接作用于曳引轮上或曳引轮的刚性连接件上,因此制动器具有上行超速保护功能,可不另设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