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与电记录方法学 ppt课件.ppt

电刺激与电记录方法学 ppt课件.ppt

ID:58734027

大小:12.71 MB

页数:136页

时间:2020-10-04

电刺激与电记录方法学 ppt课件.ppt_第1页
电刺激与电记录方法学 ppt课件.ppt_第2页
电刺激与电记录方法学 ppt课件.ppt_第3页
电刺激与电记录方法学 ppt课件.ppt_第4页
电刺激与电记录方法学 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刺激与电记录方法学 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刺激与电记录方法学电生理学方法(MethodologyofElectricalStimulation)起源:1791年,电流计的发明发展:20世纪20年代,电子管放大器、阴极射线示波器40年代,微电极技术60年代,电压钳技术70年代末,膜片钳技术神经科学的发展与电生理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电生理与神经科学有关的诺贝尔奖项电生理学实验室布置示意图刺激器的演变锌铜弓感应线圈刺激器晶体管刺激器集成电路刺激器计算机模拟刺激器电刺激方法学ABC“阳台实验”ABC利用电刺激方法得出:可兴奋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有髓纤维的节间长度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可兴奋组织的不应期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诊

2、断外科手术中神经分支的判断脑部核团的判断疼痛与癫痫的控制PD的治疗(细胞刀)...1.电刺激的特性2.神经组织制备的特性3.选择性电刺激方法4.刺激电流扩散的控制主要内容:1.性质易于描述2.施行方便,可精确控制3.刺激是可逆的,短时间内可重复给予电刺激的种类方波、直流电、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电刺激是适宜的人工刺激一、电刺激的特性电刺激:强度时间频率1.强度阈强度:能引起可兴奋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相当阈此种强度的刺激为阈刺激;能恰使膜去极化达到阈限的电流为阈电流。2.时间刺激要求一定的作用时间,即刺激脉冲的波宽。强度与波宽的关系:时间~强度曲线时值:保持强度~时间变化

3、率不变的情况下,两倍于基强度的刺激引起组织反应的最短刺激时间。时值小:兴奋性高时值大:兴奋性低3.频率绝对强度尺度:电刺激类型、输出阻抗、强度、时间、频率电极与组织的相对位置、电极的形状与物理特性、神经组织的成分…生物校准尺度:用刺激引起的生物效应作为刺激强度的相对尺度。以刚出现的电反应为1T,更强的刺激以1T的倍数表示。优点:以生物效应将刺激强度标准化,且易于监测。例:外周神经干AP中Aα纤维成分出现为1TAβ纤维成分出现为2TAδ纤维成分出现为5TC纤维成分出现为20T神经电刺激的极性法则1.通电时的阴极兴奋作用当与直流电源相连的电极与神经组织接触时,电流的移动方向是:A

4、:电流从正极通过膜外溶液流至负极B:电流从正极流向膜内,通过胞浆流向负极,再经膜内流出至膜外负极正极:内向电流负极:外向电流阳极:内向电流在具有电阻与电容性质的膜上造成的电压降与膜原有的极化状态(内负外正)一致,使膜超极化;阴极:外向电流造成膜两侧出现内正外负的电压降,与膜原有的极化状态方向相反,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产生动作电位。2.断电时的阳极刺激作用电流接通时兴奋发生在阴极,同时阳极部位加重了极化状态,电荷过剩。阳极:电流断开时,过剩的电荷消失,膜的状态由通电时的超极化回到静息状态,这种局部极化状态的消退相当于去极化。阴极:断电时阴极部位的去极化减弱,兴奋性有所降低

5、,称为阴极后阻抑。通电时兴奋发生在阴极部位,断电时兴奋发生在阳极部位。通常情况下:通电刺激效应>断电刺激效应刺激伪迹刺激电流(电压)通常比生物电反应大,刺激脉冲可被记录电极拾取,记录系统形成伪迹。伪迹的成分:电容成分电阻成分刺激伪迹与刺激强度成正比,过小:不能起标记作用过大:覆盖生物信号减小刺激伪迹方法:1)增大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距离2)在刺激与记录电极之间连接地线3)应用隔离器,且隔离器尽可能靠近被刺激生物体刺激电极电极材料:1)良性导体;2)毒性小:3)价格便宜电极种类1)单极电极:尖端面积小,可产生足够密度的电流作用电极为一根金属丝,尖端较细,接电源阴极,无关电极面

6、积较大,接电源阳极。缺点:刺激伪迹较大2)双极电极:两个并列、间隔<1mm或更小但不短路的白金丝或不锈钢丝。RS?问题:应用双极刺激电极时,电极的极性应如何放置?急性实验用电极导电性能是首要标准.仍需注意插入神经组织的电极可引起神经元坏死、毛细血管破裂、组织水肿等不良反应。慢性埋藏电极在神经组织中埋藏刺激或记录电极,便于在动物正常清醒情况下,给予刺激或记录神经元电反应。金属材料对神经组织的毒性是首要标准。长期埋置电极可造成:局部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核仁位置改变等结构变化。白金不锈钢钨银铜二、神经组织制备的特性1.可兴奋组织的电导与其含水量有关。肌肉组织含水量:75%脑组织含水

7、量:68%电导的不均匀性提示:强电流刺激可使电流流向非预期刺激的结构。故中枢宜采用微刺激。软膜组织电阻:50-100Ω/cm2特点:软膜组织暴露在空气中后,电阻与电容性质改变,实验中可不再考虑近脑室和脑脊液电阻:灰质电阻=1:6软脊膜的脑脊液具有较大的电流效应2.神经纤维的直径细胞外刺激条件下直径粗的轴突:施加弱电流即可兴奋直径细的轴突:施加强电流才可兴奋3.神经元的不应期条件-检验刺激方法(两刺激参数相同)通常,神经纤维越粗,传导速度越快,不应期越短。外周粗纤维不应期:1ms中枢Aδ-C纤维不应期: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