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外科感染ppt课件.ppt

概论-外科感染ppt课件.ppt

ID:58758988

大小:4.35 MB

页数:58页

时间:2020-10-03

概论-外科感染ppt课件.ppt_第1页
概论-外科感染ppt课件.ppt_第2页
概论-外科感染ppt课件.ppt_第3页
概论-外科感染ppt课件.ppt_第4页
概论-外科感染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论-外科感染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科感染(surgicalinfection)外科学教研室邱烺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第一节概论外科感染(surgicalinfection)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发生在创伤、手术后、插管治疗后的感染等。(占外科疾病的1/3-1/2)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所致的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外科感染的特点多数为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少数为感染早期时单一细菌所致;大部分感染的局部症状和体征明显突出,发展可引起化脓及组织坏死;常需手术或换药处理;愈合后可留有瘢痕组织而影响局部功能,导致功能障碍。临床医学

2、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一、分类1.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①非特异性感染②特异性感染2.按病程为分①急性:病程在3周以内者。②慢性:病程超过2个月者。③亚急性:介于两者之间者。3.其他分类有①条件性感染②二重感染③医院内感染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二、病因1.病菌的致病因素(致病菌的毒力)黏附因子及荚膜、微荚膜病菌毒素病菌的数量与增殖速度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常见致病菌病菌感染特点脓液性质常见感染金葡菌局限性组织坏死,转移性脓肿黄稠,无味疖,痈,脓肿,骨髓炎溶链菌容易扩散,不易局限,多无转脓稀薄淡红量多蜂窝织炎,丹毒大肠杆菌单独致病力不

3、大,常为混合感染稠厚,粪臭尿道、胆道、腹膜炎绿脓杆菌多为继发感染,伤口难以愈合淡绿,甜腥臭味烧伤创面,尿路感染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2.机体的易感性(机体抵抗力)①皮肤、粘模的缺损。②管道梗阻,如阑尾粪石可导致阑尾炎。③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④全身抵抗力下降(严重损伤、内科病,老人、儿童,免疫缺陷,营养不良)。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3.病程演变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①致病菌的毒力②机体抵抗力③治疗措施转归炎症好转或局部化脓(①<②)炎症扩散(①>②)转为慢性炎症(①=②)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三、临床表现及诊断1.浅部软组织感

4、染的局部症状五个典型症状:红肿热痛功能障碍2.器官及系统功能障碍3.全身症状:寒战、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脉快、白c增加4.特异性表现:破伤风气性坏疽5.辅助检查①血常规②尿常规③脓液涂片细菌培养+药敏④血细菌培养+药敏⑤超声波,X线检查,核素查,CT,MRI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四、治疗1.局部疗法①患部休息、固定②外用药、热敷③脓肿需切开引流2.抗菌药物的应用金PC、苯唑PC、氯唑PC;EM、头孢类、环丙沙星、万古霉素链PC、氨苄PC+氨基糖甙类;EM、头孢类、万古霉素大哌拉西林+GM、FPA;氨苄PC、头孢类、PPA绿

5、羧苄PC+GM、环丙沙星、多粘菌素;羧苄PC、新头孢、阿米卡星3.改善全身状态①体温②纠正体液失调③加强营养,提高病人抗病能力④治疗感染前已发生的疾病⑤纠正感染性休克、MODS。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一、疖(furuncle)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表现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疖病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危险三角区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治疗①红肿之炎性结节可理疗、外敷药,不要挤压。②有脓头时切开引流。③面部疖及有全身症状的疖应

6、用抗生素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二、痈(carbuncle)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1.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表现好发于皮肤坚韧的项部、背部,也见于上唇、腹壁。早期:局部隆起、色暗红,质韧、界限不清后期:中央区多个脓点,破溃后呈蜂窝状,再发展为“火山口”样….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3.治疗①及早应用抗菌药物②初期红肿阶段,治疗与疖同③切开引流+++#4.预防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治疗疖,以防止感染扩散。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三、皮下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蜂窝织炎

7、(acutecellulitis)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可发生在人体各部位。①一般性皮下急性蜂窝织炎②颌下急性蜂窝织炎③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④新生儿皮下坏疽⑤老年人皮下坏疽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治疗应用抗生素早期热敷、中药外敷切开引流、减压改善病人全身状态。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四、丹毒(erysipelas)是皮内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ß-溶血性链球菌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为下肢和面部。片状红疹,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略隆起。手指轻压可使红色消退,除去压力后红色即恢复.临

8、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治疗:休息,抬高患处。以抗菌药物为主,疗程要长(不宜过早停药)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涂金黄散等。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五、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致病菌常为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