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pdf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pdf

ID:58775262

大小:90.8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29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pdf_第1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pdf_第2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pdf_第3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pdf_第4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2014)一、扣题导入,初感“思亲”。上课,师生问好。师:引读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3课——生齐读师:我听出来你们把倍思亲重读了,你们为什么要这么读?生:⋯⋯师:不知道,就是凭感觉。大家读的书很多,语感很好,真棒!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来研究一下这句话,如何?要读好,就要理解他。课题中有3个生字,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怎么办?生:查字典。师:非常好,勤查字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今天,刘老师再教你们一个方法,不用查字典就能理解词句的意思——读课文。反复

2、对照读课文,也能帮我们理解词句的意思,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生:好。师: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或者对应词语的意思,画下来,读一读。生:自读课文,画出词句。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学快速掌握了这个方法。每逢佳节就是说——生: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师:真棒,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佳节,就是美好的节日,课文里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是哪一天?生:九月九日。师:是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有什么习俗?生:插茱萸、登高。师:是,茱萸是一种带香味的植物,传说可以祛病驱邪,所以人们在农历的九月初九这一天,头插或者臂戴

3、茱萸,饮菊花酒,爬山登高,以求步步高升,长寿,这也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师:佳节来到了,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生: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师:思念家乡的亲人,就是思亲。倍呢?生:更加。师: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生: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师:这就叫,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再读一遍课题,生: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段对“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理解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让孩

4、子学会从课文中去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为后面的学习引路。二、初读古诗,走近文本。师:好,同学们,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这句话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出示古诗)现在,请你们借助课后的生字表,来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生:自读古诗,借助课后生字表正确朗读诗句。指名读,正音,男生读,女生读。师:学习一首诗,只能读正确流利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读书应该做到见字知意,我们要理解它。刚才,大家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借助课后的生字表,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下面我们自己来用

5、这样的方法,继续来理解诗题和诗句的意思,好不好?生:好。师:友情提醒:课文中也有许多生面孔,遇到他们,我们也要放慢速度,好好的查一查,读一读,弄懂它们。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合作,把你们的发现用笔在书上做个记号。生:自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理解了什么?生:15岁那年,他就一个人离开家乡,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师:这里的山东不是指的我们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的华山以东的蒲州,而他现在独自一人在京城长安求学,(师画草图)所以他说自己是——生:独在异乡为异客。师板书:独、异、异

6、师: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思念家乡的兄弟,就叫做——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对。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怎么理解呢?生:以前在家乡的时候,每逢重阳节。王维总要和⋯⋯师:看到人们都去登高,就想起了自己在家时,这会儿也一定是和兄弟们去登高游玩,但是,今天,兄弟们一定还是头插茱萸结伴登高,只是少了一个——生:我。(王维)。师:这就是——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师:是呀,王维15岁就一个人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长安求学,这就叫——生:独在异乡为异客。师:每当节日到来的时候,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这就是——生:

7、每逢佳节倍思亲。师:看到人们都去登高游玩,想到了在家的时候,想到了现在兄弟们一定也是头插茱萸登高望远,但是唯独少了我一个人,这就是——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师:所以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王维写下了这首诗,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对,这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们带着对诗的理解,再读这首诗:生:齐读。师:诗是讲究韵味的,诗也是有节奏的,老师给大家标出来,我们再来试试——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三、诗文对照,走进诗人。师:大家读的很正确,也很流利,刘老师也想学着大家读一读。生:(鼓

8、掌。)师:谢谢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刘老师之所以能比你们读得稍好一点,有两个原因,一是你们今天才拿到这首诗,而我已经把这首诗念了二十几遍了,二来,刘老师今年和王维一样,有这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自然能体会他“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你们才读了几遍就读得这样好,已经非常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