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案例农业创业故事种果树带领乡亲同致富.pdf

创业案例农业创业故事种果树带领乡亲同致富.pdf

ID:58781084

大小:83.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29

创业案例农业创业故事种果树带领乡亲同致富.pdf_第1页
创业案例农业创业故事种果树带领乡亲同致富.pdf_第2页
创业案例农业创业故事种果树带领乡亲同致富.pdf_第3页
创业案例农业创业故事种果树带领乡亲同致富.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创业案例农业创业故事种果树带领乡亲同致富.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创业故事种果树带领乡亲同致富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力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下面分享成功的创业故事。重庆市潼南县古溪镇返乡农民工李勇辉承包的100亩果园,近几年几乎每年都能获得20万元的经济收入。他致富不忘乡亲,无偿传授果树栽培技术,带动邻近的八十多户村民种果树走上致富路,受到人们的好评。想挣大钱去打工八年归来两手空李勇辉家住古溪镇三庵村,1988年7月,年仅16岁的李勇辉中考落榜,他怀揣“挣大钱,当老板”的梦想,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他先是在成都肉联厂当工人,杀了3年猪,接着又到云南一家建筑

2、工地做泥瓦匠,砍了1年“砖砣儿”,后来又到深圳一家电子工厂当一线操作员。李勇辉8年跳了3次槽,由于不懂技术,1995年回家过年的时候两手空空。以前“挣大钱,当老板”的梦想,如今化成了泡影,李勇辉感到迷茫。相亲相中矮株梨荒山变成小银行那一年,李勇辉去女朋友家相亲时,发现她家里房前屋后都是梨树,而且有的梨树只有一棵番茄植株那么高,上面竟然果实累累,需要弯腰才能采摘,李勇辉感到非常新奇。他的准岳父是一家果业技术站精通果树栽培技术的技术员。看到未来的女婿相中了他的女儿又相中了他的梨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告诉李

3、勇辉:“这叫‘矮株蜜梨’,是果树专家新近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管理方便,产量很高。结出的果子清脆甘甜,肉质细腻,口感极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根据市场的行情,每亩每年可以获得两千元左右的经济收入,如果种上几十亩,不出三五年,保你成为富裕户。”李勇辉眼睛一亮,当即决定返乡务农,将自家的5亩承包地全都种上了矮株蜜梨。他的父母说他在“瞎胡闹”,哪晓得第二年儿子便获得了1.2万元的卖梨收入。2003年,李勇辉以每年1.3万元的承包费,承包了自家屋后的50亩荒地,种上了梨、脐橙、枇杷等果树,每年都能获得十多万元的收

4、入。与此同时,他还大搞林下经济,在果园里间作西瓜、豆类、蔬菜等经济作物,这些也给他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2005年,李勇辉看到一些村民外出务工之后家里留下一些空闲土地,便又承包了40亩,并全部栽上从重庆水果研究所引进的优质梨“六月雪”“新世纪”“喜水梨”,以及从日本引进的“阳丰柿”“日本甜柿”等优质果树,还在林下养了二十多只波尔山羊,收入颇丰,当年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小银行。李勇辉介绍说:“我种的每种水果都与人签了合同,而且都是老板开车上门来拉,销路一点也不愁,虽然水果卖价不是很高,但每年收入20万元没问

5、题。”而今,李勇辉在果园里修起了一幢别墅式的小洋楼,一家人搬了进去,小日子过得比蜜还甜。不计报酬传技术带领乡亲同致富依靠种果树致富之后,李勇辉不仅慷慨解囊,自己出资修通了长达2公里的乡村公路,解决了村民行走不便的问题,还把自己学到的果树栽培技术无偿传授给乡亲们。“我那两亩蜜梨就是李勇辉亲手帮助栽下的。”三庵村村民李明安说,“这里原来是块‘鸡啄’地,一点收入都没有。李勇辉给我提供树苗,提供技术,现在遍地都是蜜梨树。”“我由于年龄偏大不能下田种地,李勇辉指导我在自家房子周围种了3亩地的矮株蜜梨,每年可获得六

6、千多元钱的收入。”村民李英明说。村民李景云的儿子外出打工,他在家里一边种地,一边照看孙子,看到李勇辉种植果树发了财,也想跟着种果树。李勇辉知道他的想法后,把他领到自己果园来参观,然后又陪同他到重庆无花果研究所学习技术,并帮他购回五千多株核桃苗,发展了100亩良种核桃。这些核桃树长势很好,每年都可获得四五万元的收入。在李勇辉的带动和帮助下,三庵村有八十多户村民种起了果树,年收入在三千元以上的有三十多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