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交路口几何安全设计ppt课件.ppt

平交路口几何安全设计ppt课件.ppt

ID:58798803

大小:6.10 MB

页数:150页

时间:2020-10-03

平交路口几何安全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平交路口几何安全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平交路口几何安全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平交路口几何安全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平交路口几何安全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交路口几何安全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平交路口几何安全设计主要内容交叉口设计的控制因素和标准交叉口功能区交叉口视距设计交叉口的平纵横设计交叉口转弯车道设计交叉口接入管理技术交叉口常规渠化弱势群体保护设计设计车辆尺寸交叉口设计的控制因素和标准车辆类型总长(m)宽度(m)总高(m)前悬(m)轴距(m)后悬(m)小客车61.820.83.81.4载重汽车122.541.56.54鞍式列车162.541.24+8.82设计车辆的选择设计车辆的选择,可以考虑以下三种行驶边缘的最小设计:小客车作为设计车辆。在小汽车专用路段上的交叉口;或者两条相交道路的等级都不高,交通量也比较小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小客车作为设计车辆。载重货车为

2、设计车辆。在公路和城乡结合部使用比较多。主干路上转向车辆比较多,尤其是货车所占比例较大的路段。鞍式列车为设计车辆。用于货车组合转向频繁的地方。交叉口设计的控制因素和标准设计速度交叉口设计的控制因素和标准路缘石半径为4.5m时车辆转弯轨迹交叉口设计的控制因素和标准路缘石半径为12m时车辆转弯轨迹交叉口设计的控制因素和标准右表给出交叉口的角度对各种设计车辆转向轨迹的影响。d1和d2的尺寸为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上右转车辆所占用的宽度。交叉口设计的控制因素和标准在表中S或者T后面显示的2-4的数字,表示右转时采用如下所示的通行方法:(1)使用整个路面全部宽度;(2)利用右转车道的部分左侧道

3、路;(3)在出口道右转时使用所行驶方向最左侧的车道,左转时使用最右侧的车道,但是不使用对向的车道;(4)只使用左右转车道或者最右车道(右转时),或者最左车道(左转时)。交叉口设计的控制因素和标准交叉口的通行方法交叉口设计的控制因素和标准交叉口功能区定义交叉口的每一个进口道根据车辆的驶入和驶出分为功能区上游和功能区下游,驶入车道称为上游区,驶出车道称为下游区。交叉口功能区交叉口物理区交叉口功能区交叉口功能区 (带辅助车道)交叉口物理区 (带辅助车道)上游功能区长度d上游=d1+d2+d3感知-反应时间内行驶距离d1车辆减速行驶距离d2车辆排队长度d3下游功能区长度左(右)加速车道的

4、长度停车视距应维护交叉口功能区的完整性对交叉口本身的交通运行的机动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最低限度地限制平交口之间的间距交叉口功能区交叉口功能区无控制交叉口次路停让控制交叉口主路左转视距信号控制交叉口(满足规范中停车视距)全停控制交叉口(满足规范中停车视距)交叉口视距设计交叉口视距设计--无控制交叉口道路设计速度(km/h)停车视距(m)安全视距(m)10016060-1208011040-85607530-60404015-30注:视距值计算精确至5m。无控交叉口安全视距值取决于车辆达到交叉口时的速度。通过在交叉口附近的进口道和进口道停车线分别观测进入交叉口车辆的初速度和末速度,

5、寻找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此计算安全视距。交叉口视距设计--次路停让控制间隙接受理论沿次路安全视距沿主路安全视距与无控制交叉口计算方法类似沿主路安全视距沿次路安全视距交叉口视距设计--主路左转视距间隙接受理论安全视距车型小客车中型车大型车拖挂车主路左转临街间隙6.07.08.08.0临界间隙值交叉口的平纵横设计平面线形平面交叉口附近道路的线形应该能够保证:车辆在识别距离以外清楚的看到交叉口以及交叉口内车辆的运动状况,保证道路使用者能够清晰辨识其它使用者的行为,读取交通控制设施的信息;进入交叉口范围区后能够保证视觉的平顺度,易于道路使用者对车辆进行操作。对次要道路使用适当的曲

6、线组合代替直线,可以很好的提高车辆在路口的运行效率。交叉口的平纵横设计另外一种对于小角度交叉口的改造方法是将交叉口改造成错位交叉口。交叉口的平纵横设计纵断面线形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公路的纵面宜平缓;纵断面线形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应在0.15%—3%的范围内;次要公路紧接交叉的引道部分应以0.5%—2.0%的上坡通往交叉;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的圆曲线设置超高时,次要公路的纵坡应服从主要公路的横坡。交叉口的平纵横设计交叉口的平纵横设计横断面设计在交叉口内,直行车道的宽度与路段上使用相同的值,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将车道宽度减小0.25m,用于拓宽一个左转或

7、者右转车道。交叉口的平纵横设计交叉口的平纵横设计——过渡段的设计交叉口的平纵横设计——过渡段的设计交叉口转弯车道设计平面交叉口转弯车道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左转专用车道、左转减速车道、左转加速车道、左转偏置车道、右转专用车道、右转减速车道、右转加速车道和右转偏置车道。左转专用车道(1)设置条件对象进口道的左转交通量和反向进口道的总交通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信号交叉口,信号灯的绿信比也是影响因素,绿信比越小,越有必要设置左转专用车道。(2)设计要求建议左转专用车道的长度与相邻直行车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