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加工刀具参数选择规范.doc

精加工刀具参数选择规范.doc

ID:58802992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27

精加工刀具参数选择规范.doc_第1页
精加工刀具参数选择规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精加工刀具参数选择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4精加工刀具参数选择规范模具等级分类与球刀精加工残料参数对照表:加工工艺要求A级B级C级D级E级F级CAD输入精度0.0020.0050.01CAM精度(Cimatrion)模具及精公电极0.00250.010.01(透明件0.0025)0.01电极粗公电极0.02CAM精度(Cam-tool)模具及精公电极0.010.05电极粗公电极0.05切削参数按粗糙度设定(指球刀水平优化)粗公电极0.005(III)0.005(III)0.01(III)中公电极0.003\精公电极外观型腔面0.002(I)0.005(镜面0.002(I))0.005(III)非外观型腔面0.002

2、0.0050.008(III)分型面0.0030.0050.005(III)外观型腔面0.002(I)0.005(镜面0.002(I))0.005非外观型腔面0.0020.0050.008(III)分型面0.0030.0050.008(III)锁紧面0.0030.0050.008避空面0.005(III)0.01(III)0.01(III)外观型腔面平坦部位尽可能避免采用球刀光刀,避开零切削区。方法:采用圆鼻刀或球刀加密(降残料的1/2)加工方式优选等高铣等高+插铣高速机不建议插铣等高+插铣机床选用最底限II级精度II级精度II级精度III级精度IV级精度电蚀及数控工艺选用优先电蚀优

3、先电蚀优先数控优先数控优先数控优先数控筋加工方式优先数控优先数控透明件优先数控,非外观件优先线割或自制电极优先线割或自制电极优先线割或自制电极备注:1、所有可选用III方式模具,优先选用环绕加工方式。2、所有避空面、粗公及可选用III方式加工,C、D类模具除模具外观面外,均可采用III方式加工,但中小型模具以II方式为佳。3、对于可采用第III种方式,优先选用环绕顺铣。对于大型模具,优先选用混合平行铣。母本标准粗加工的基准面对粗糙度的要求如下:透明件,前后模的粗糙度为2μ~5μ非透明件,前模的粗糙度为2μ~5μ后模的粗糙度为5μ~10μPL,其粗糙度不可超过5μ一般模具,前模的粗糙度

4、为5μ~7μ后模的粗糙度为7μ~12μ⑵PL的设计原则上前后模的PL的间隙不可超过0.01,否则会出现披缝,因此PL的平行度应该保证在0.01以下,精度为+0.005/0;PL宽度要求与一般模具一样;插穿面的的斜度要大于3度⑶排气槽的设计排气槽的数量越多越好,约为一般模具的5-10倍;其深度根据树脂的不同约为平常模具的20%-35%(0.003-0.007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