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管路设计安装规范.doc

液压管路设计安装规范.doc

ID:58803717

大小:3.76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9-27

液压管路设计安装规范.doc_第1页
液压管路设计安装规范.doc_第2页
液压管路设计安装规范.doc_第3页
液压管路设计安装规范.doc_第4页
液压管路设计安装规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压管路设计安装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管路设计安装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目录1目的32适用范围33管路设计安装总则33.5管路设计时应考虑装配自控仪表的条件和要求。34管路布置34.1管路布局34.2硬管管路规范44.3软管布局规范75管路安装弯曲要求:136管路安装固定要求:137职责及分工137.1设计部137.2制造部137.3质量部1431目的结合管路实际布局存在的问题,制定规范化的管路布局标准,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规范液压管路(钢管、软管)的设计布局和安装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液压管路的布局设计及安装。3管路设计安装总则3.1进行管

2、路的布置和安装设计时,首先应保证安全、正常生产及便利操作、检修,并且不影响车间内的运输和运行。3.2进行管路设计时,力求管线短,附件少,以节约成本。3.3管路设计除考虑正常生产外,还要考虑开车,停车,检修和事故处理的需要,同时应保护操作者的安全。3.3管路安装设计应根据具体生产特点,结合设备布置、建筑物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3.5管路设计时应考虑装配自控仪表的条件和要求。4管路布置4.1管路布局4.1.1钢管软管选择固定不动的布局采用钢管连接,成本较低;活动件间的布局采用软管连接,成本较高;在成本、外观差异不大,特别是有震动影响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软管

3、布局。4.1.2管路布置注意事项a.在管路的设计时设计工程师要先根据原理图考虑管道的走向,对所需连接的组件、元件、接头、法兰作一个通盘考虑,保证安装时不与其他管路及部套发生碰撞。同排管道的法兰或活接头应错开100mm以上,保证拆卸方便。b.管路敷设应按有关工艺规范进行,排列和走向应整齐一致,层次分明。尽量采用水平或垂直布管,尽量减少转弯,并避免交叉,使管道简洁、实用、美观。c.水平或交叉的管系之间应有10mm以上的间隙。包裹保温层的管道应预留足够的空间。d.管道的配置必须使管道、液压阀和其他原件装卸、维修方便、系统中任何一段管道或元件应尽量能自由拆

4、装而不影响其他元件。e.配管时必须使管道有一定的刚性和抗振动能力,应适当配置管道支架和管夹。弯曲的管子应在起弯点附件设支架或管夹。管道不得与支架或管夹直接焊接。a.管路敷设应防止元件、液压装置受到污染;配管不在圆弧部分接合,必须在平直部分接合。b.管路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敷设,焊接后的管路固定和连接不得施加过大的径向力强行固定和连接;穿墙管道应加套管,其接头位置宜距墙面800mm以上。c.管路的最高部分应设有排气装置,以便排放管路中的空气。d.细的管子应沿着设备主体、建筑及主管路布置;管路避免无故使用短管件进行拼接。4.2硬管管路规范4.2.1布局时

5、,钢管长度不要太长,管径合适,流速过高会损失能量。4.2.2两固定点之间的连接,应避免紧拉,须有一个松弯部分,便于装卸,也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造成严重的拉应力,如图4-1:图4-1两固定点之间的连接4.2.3钢管最小弯曲半径至少为直径的2.5倍,管端应留出直线部分,其距离为管接头螺母高度的两倍以上,同时应确保钢管在弯曲时有足够的直线段进行装夹,如图4-2:图4-2钢管弯曲半径和管端直线段4.2.4钢管较长时,需加管夹支撑,不仅可以缓冲振动,还可以减少噪音。在弯管中的两端直线段处要加支撑管夹固定,在与软管连接时,应在钢管端加管夹支撑,管夹应采用可调防松

6、式的,管夹间距如图4-3:管外径(mm)管夹间距A(mm)管夹间距B(mm)管夹间距C(mm)6~12.75090010015.9~22.2100120020025.4100150020031.8~38.1150210030048.31502700300图4-3管夹位置图4.2.5避开障碍物时不要使用太多的90°弯曲钢管,流体经过一个90°弯曲管的压降比经过两个45°的弯曲管还大。如图4-4:图4-44.2.6布置管路时,尽量使管路远离需经常维修的部位。如图4-5:图4-54.2.7布置管路时,要求钢管排列有序、整齐,便于查找故障、保养和维修,如图

7、4-6:图4-64.2.8钢管不可悬空布置,应采取防震及固定措施,如图4-7:图4-74.2.9高压油缸上不可焊接搭子作为钢管固定的方式,应采用合适的管夹固定,以保护油缸,如图4-8:图4-8高压油缸钢管固定方式4.3软管布局规范4.3.1软管要有一定的松弛,来补偿受压时发生的软管收缩现象,受压时软管通常会有-4%~+2%的长度变化率。如图4-9:图4-94.3.2安装胶管时,切勿让其扭歪,否则当受压力时胶管会被破坏或令联接处松脱。设计时应注意使软管在机器移动时只会弯曲而不是扭曲,如下4-10:图4-104.3.3当胶管受压时,其长度会改变,因此切

8、勿在弯曲位置上加任何夹子,使其能自由移动。如图4-11:图4-114.3.4为避免胶管破坏及流量限制,胶管弯曲半径应尽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