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ppt课件.ppt

土壤学(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ppt课件.ppt

ID:58811579

大小:1.88 MB

页数:56页

时间:2020-10-01

土壤学(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ppt课件.ppt_第1页
土壤学(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ppt课件.ppt_第2页
土壤学(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ppt课件.ppt_第3页
土壤学(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ppt课件.ppt_第4页
土壤学(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学(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1主要内容教学目标与要求1.土壤三相组成2.土壤质地与结构3.土壤孔性和土体构造1.掌握土壤基质的基本特性,学会土壤三相关系的换算;2.掌握砂粒、粉粒、粘粒的特性;3.了解不同的质地分类制;4.掌握不同质地土壤的生产性质和团粒结构的特点与肥力特性。2第一节土壤三相组成土壤固、液、气三相容积比,反映土壤水、气关系。waterorganicmattermineralatmosphere3一、土壤的密度和容重(一)土壤密度(soildensity)1.概念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g/cm3)2.影响土壤密度的因素矿物组成、

2、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密度一般取平均值2.65g/cm3。4组 分密度(g/cm3)组 分密度(g/cm3)石 英2.60~2.68赤铁矿4.90~5.30正长石2.54~2.57磁铁矿5.03~5.18斜长石2.62~2.76三水铝石2.30~2.40白云母2.77~2.88高岭石2.61~2.68黑云母2.70~3.10蒙脱石2.53~2.74角闪石2.85~3.57伊利石2.60~2.90辉 石3.15~3.90腐殖质1.40~1.80纤铁矿3.60~4.10表4-1 土壤中常见组分的密度表4-2 某森林土壤表层各级土粒密度粒径(mm)全土样0.

3、10~0.050.05~0.010.01~0.0050.005~0.001<0.001腐殖质(g/kg)29.504.314.853.764.2密度(g/cm3)2.622.662.662.622.592.595土壤学3.土壤比重(soilspecificgravity)土壤密度与4℃时纯水密度之比,一般取2.65。(二)土壤容重(bulkdensityofsoil)1.概念:单位体积自然状态土壤体(原状土)(含粒间孔隙)的重量(干重)。(g/cm3)2.土壤容重(soilbulkdensity)作用(1)计算土壤孔隙度(soilporosity)孔隙度=

4、(1-容重/密度)×100%6(2)计算工程土方量土壤重量=土壤体积×土壤容重(3)估算各种土壤成分储量设耕层厚度0.2m,容重1.3t/m3,有机质含量15g/kg=0.015t/t,全氮量0.75g/kg=0.00075t/t。1hm2(104m2)0.2m土层计:土壤=10000×0.2×1.3=2600t有机质储量=2600×0.015=39.0t全氮储量=2600×0.00075=1.95t7(4)计算土壤储水量及灌水(或排水)定额设土层厚度1m,土壤含水量25%,容重为1.3t/m3。1hm2的1m土层储水量=10000m2×1m×1.3t/m

5、3×25%=3250m3/hm2=325mm3.浸水容重(waterimmersedsoildensity)反映土壤在浸水条件下的结构状态和紧实度。84.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紧实度等主要通过影响孔隙而影响容重。二、土壤三相(soilthreephases)和孔度1.土壤孔度(soilporosity)土壤全部孔隙容积(porevolume)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水和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92.土壤三相组成及孔度计算总孔度(totalporosity)=(1-容重/密度)×100%固相(solidphase)=(容重/密度)

6、×100%液相(liquidphase)=(水分重量百分率×容重)×100%气相(gasphase)=(总孔度-液相)×100%土壤三相比=固相:液相:气相3.土壤三相组成的适宜范围(comfortzone)多数旱地作物适宜的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为:0.5∶0.25~0.3∶0.15~0.2510第二节 土壤质地一、土粒和粒级1.土粒(soilparticle)土壤颗粒——土粒,通常专指矿物颗粒。土粒大小以粒径为标准,土粒形状大多不是球形,只能用当量粒径代替之。土壤<1mm(卡氏制)或<2mm部分(国际制、美国制) 2.土粒的大小划分—粒级分级标准:国

7、际制(internationalsystem)、美国制(SoilTaxonomy)、卡庆斯基制(Kachinskyclassificationsystemofsoiltexture)及中国制。11表4-3 常见土壤粒级(soilfractions)制粒径(mm)中国制(1987)卡庆斯基制(1957)美国制(1951)国际制(1930)3~2石砾石砾石砾石砾2~1极粗砂粒粗砂粒1~0.5粗砂粒物理性砂粒粗砂粒粗砂粒0.5~0.25中砂粒中砂粒0.25~0.2细砂粒细砂粒细砂粒0.2~0.1细砂粒0.1~0.05极细砂粒0.05~0.02粗粉粒粗粉粒粉粒0.

8、02~0.01粉粒0.01~0.005中粉粒物理性粘粒中粉粒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