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预压土施工方案.doc

高铁预压土施工方案.doc

ID:58812765

大小:15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25

高铁预压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高铁预压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高铁预压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高铁预压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高铁预压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铁预压土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1、编制依据22、编制范围和工程概况23、施工准备34、施工工艺及施工参数34.1、工艺流程34.2、堆载预压施工44.3、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65、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5.1、施工质量目标75.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5.3、施工技术质量要求96、主要安全技术措施97、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10堆载预压土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合福铁路安徽段施工图路基设计说明》1.2、《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施工图设计参考图集》1.3、《高速铁路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1.5、《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编制范围和工程概况

2、本方案适应于中铁二十四局合福铁路站前四标项目部四分部路基堆载预压土工程。四分部区间路基长1.8517千米,正线涵洞、桥台过渡段及填方地段堆载预压。预压土高2.5~3.0m。后附堆载预压里程段及土方数量。里程高度长度断面面积数量(m3)备注DK163+225.06~DK163+245.063.020.0034.74694.8DK163+245.06~DK163+664.32.5419.2429.8512514.3DK163+815.33~DK163+648.273.032.9434.741144.3DK164+040.85~DK164+096.853.056.0034.74194

3、5.4DK164+135.00~DK164+160.002.525.0029.85746.3DK164+208.00~DK164+222.002.514.0029.85417.9DK164+258.02~DK164+314.023.056.0034.741945.4DK164+630.00~DK164+720.002.590.0029.852686.5DK164+868.79~DK164+888.792.520.0029.85597.0DK166+112.03~DK166+132.033.020.0034.74694.8DK166+287.50~DK166+370.002.58

4、2.5029.852462.6DK166+400.00~DK166+462.502.562.5029.851865.6DK166+573.00~DK166+593.273.020.2734.74704.2合计918.4528419.23、施工准备3.1、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3.2、清除施工现场影响施工的石块及各种杂物等。4、施工工艺及施工参数4.1、工艺流程预压土施工工艺顺序为:测

5、量放样→观测桩设置→铺设土工布→分层填筑预压土→沉降观测及数据分析→合格后卸载,详见施工工艺框图。堆载预压施工工艺框图测量放样第一层预压土摊铺整平测量划定堆载预压范围预压土运输铺设土工布达到设计堆载高度达到设计预压时间,工后沉降分析符合要求卸载第二层预压土摊铺整平设置观测设施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沉降观测4.2、堆载预压施工路基两侧用砂袋堆载,在路基基床底层填筑碾压合格后预压土填筑施工前,于堆载预压土方的底面铺设一土工布层,以防止预压土对基床底层和边坡造成污染,同时也为预压期满后的卸载提供分界依据,防止卸载时扰动基床底层结构,保证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土工布铺设时搭接宽度不小于10c

6、m,预压土填筑完成后将土工布回折于预压土顶面每侧不小于3m。预压土土柱高度为3m,边坡坡率按1:1进行填筑。预压土按照设计的宽度、高度分层进行填筑,分层厚度不易大于40cm,并保证其顶面良好的横向排水坡度。填筑时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配合人工整平,压路机静压,边堆土边摊平,严格控制加载速率,堆载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并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堆载期间的观测频次一般为1天1次,如果沉降量突变1天观察2到3次,同时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及时调整加载速率。预压期不小于6个月。沉降观测记录表如下所示:沉降观测记录表测量单位:xxxxx测站视准点视距读数标尺读数读数差

7、(mm)高差(m)高程(m)备注后视后距1后距2后尺读数1后尺读数2前视前距1前距2前尺读数1前尺读数2 视距差(m)累积差(m)高差(m)高差(m)1                           2                           测段计算测段起点        测段终点  累计视距差 m   累计前距 km累计高差 m   累计后距 km测段距离 km   测量责任人:复核:监理:观测日期:堆载完成后的预压期内按照设计要求的频度进行沉降监测。第一个月为每周1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