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习题答案.doc

高电压习题答案.doc

ID:58813550

大小:10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25

高电压习题答案.doc_第1页
高电压习题答案.doc_第2页
高电压习题答案.doc_第3页
高电压习题答案.doc_第4页
高电压习题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电压习题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一、选择题1、B2、C3、A4、C5、B6、D7、C8、A二、填空题9、答案:辉光放电、电晕放电、刷状放电、火花放电、电弧放电10、极小(最低)11、提高12、光电离13、棒-棒14、扩散15、改善(电极附近)电场分布16、固体介质17、101.318、低19、20、增加三、计算问答题21、当外施电压足够高时,一个电子从阴极出发向阳极运动,由于碰撞游离形成电子崩,则到达阳极并进入阳极的电子数为eas个(α为一个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单位行程所发生的碰撞游离数;s为间隙距离)。因碰撞游离而产生的新的电子数或正离子数为(eas-1)个。这些正离子

2、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若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能从阴极表面释放r个(r为正离子的表面游离系数)有效电子,则(eas-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至少能从阴极表面释放出一个有效电子,以弥补原来那个产生电子崩并进入阳极的电子,则放电达到自持放电。即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r(eas-1)=1。22、(1)当棒具有正极性时,间隙中出现的电子向棒运动,进入强电场区,开始引起电离现象而形成电子崩。随着电压的逐渐上升,到放电达到自持、爆发电晕之前,在间隙中形成相当多的电子崩。当电子崩达到棒极后,其中的电子就进入棒极,而正离子仍留在空间,相对来

3、说缓慢地向板极移动。于是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从而减少了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为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这样,棒极附近的电场被削弱,难以造成流柱,这就使得自持放电也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2)当棒具有负极性时,阴极表面形成的电子立即进入强电场区,造成电子崩。当电子崩中的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电子就不再能引起电离,而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向阳极运动。一部份电子直接消失于阳极,其余的可为氧原子所吸附形成负离子。电子崩中的正离子逐渐向棒极运动而消失于棒极,但由于其运动速度较慢,所以在棒极附近总是存在着正空间电荷。结果在棒极附近出现了比较集中的正空间电荷,

4、而在其后则是非常分散的负空间电荷。负空间电荷由于浓度小,对外电场的影响不大,而正空间电荷将使电场畸变。棒极附近的电场得到增强,因而自持放电条件易于得到满足、易于转入流柱而形成电晕放电。23、(1)电场分布情况和作用电压波形的影响(2)电介质材料的影响(3)气体条件的影响(4)雨水的影响24、查《高电压工程》52页图2-24曲线4可知,距离为4m的棒-极间隙,其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下的正极性50%操作冲击击穿电压=1300kV查《高电压工程》65页图3-2可得空气绝对湿度。从而再由图3-1求得参数。求得参数=1300/(500×4×0.95×1.1)=

5、0.62,于是由图3-3得指数。空气密度校正因数湿度校正因数所以在这种大气条件下,距离为4m的棒-极间隙的正极性50%操作冲击击穿电压为25、查《高电压工程》附录A中的表A-2,亦即GB311.1-1997的规定可知,35kV母线支柱绝缘子的1min干工频耐受电压应为100kV,则可算出制造厂在平原地区进行出厂1min干工频耐受电压试验时,其耐受电压U应为第二章第二章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一、选择题1、D2、B3、A4、C5、A二、填空题6、250/25007、空间电荷8、先导、主放电、余光9、增大三、计算问答题10、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应始终低于被保

6、护设备的伏秒特性。这样,当有一过电压作用于两设备时,总是保护设备先击穿,进而限制了过电压幅值,保护了被保护设备11、此球形电极与四周墙壁大致等距离,可按照上述的同心球电极结构来考虑。变压器的球电极为同心球的内电极,四周墙壁为同心球的外电极。按题意须保证点要求升压到1000kV(有效值)时,球电极表面最大场强小于球电极的电晕起始场强,即保证将U=1414V峰值,R=500cm,代入此不等式,算得r=60cm时球电极表面最大场强=26.7kV/cm,小于同心球内电极的电晕起始场强=27.1kV/cm。球电极的起始电晕电压=1012kV>1000kV。

7、因此,在这种距离四周墙壁仅5m的空间尺寸下,球电极的直径应达120cm才能保证当变压器升压到1000kV额定电压时球电极不发生电晕放电。12、(1)由于含有卤族元素,这些气体具有很强的电负性,气体分子容易和电子结合成为负离子,从而削弱了电子的碰撞电离能力,同时又加强了复合过程。(2)这些气体的分子量都比较大,分子直径较大,使得电子在其中的自由行程缩短,不易积聚能量,从而减少了碰撞电离的能力。(3)电子在和这些气体的分子相遇时,还易引起分子发生极化等过程,增加能量损失,从而减弱碰撞电离的能力。第三章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一、选择题1、A,B,C,

8、D,E,FIH,G2、BE二、填空题3、能在其中建立静电场的物质非极性(弱极性)电介质偶极性电介质离子性电介质4、电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