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试卷分析.doc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试卷分析.doc

ID:58814197

大小:413.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25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试卷分析.doc_第1页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试卷分析.doc_第2页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试卷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试卷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数学质量分析(文科) 解芬一.试卷总体情况: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在试卷形式、结构、分值上与高考试卷保持一致,选择题12个,共60分,填空题4个,共20分,6个解答题,共70分,本试卷共150分。考查的知识涉及到必修一到必修五和选修部分的所有知识,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侧重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察。二、典型错误分析第1题:正答率80%,题目考查复数的应用。第2题:正答率52%,这道题是求导题,难度不大。第3题:正答率70%,题目比较容易,考查极值点。第4题:正答率73%,本道题是函数的知识点

2、。第5题:82%,考查的是归纳推理的含义。比较容易。第6题:正答率36%,考查概率的求法。第7题:61%,主要考查学生的复数的计算。第8题:正答率30%,对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图像的考查,难度较大。第9题:正答率23%,圆锥曲线的考查。第10题:正答率49%,考查圆锥曲线求离心率,以及特值法的解题方法。第11题:正答率44%,考查函数中的分类讨论思想。第12题:正答率32%,考查函数的应用。第13题:涉及函数数的分析和运算问题,主要是解不等式,较容易。第14题:双曲线的考查。可能复习的不到位。第15题:,考查圆锥曲线的相关计算。第16题:

3、考查综合性的判断问题,主要是函数的知识。第17题:考察线性回归直线方程,题目容易,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对。3第18题:新定义题,细心地学生都可以做对。第19题:第一问都能做对。第20题:出错率较高,其实题目并不难,学生没复习到,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应用。第21题:考查导数的应用,第一问答对的还很多,但第二问难度较大。没有一个答对的。选做题目中的极坐标和参数方程,以及解不等式,大多数同学选了解不等式,因为解不等式用零点分段讨论法比较容易。 三、  阅卷后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建议:  (1)重视课本,抓好基础落实 从本次期考来看,部分学生不会确定对

4、数函数的定义域,不熟悉导数的运算法则;部分学生不会求导等。所以,平时教学中狠抓“双基”落实不容忽视。 本次期考的第21题为课本原题,但学生做的并不乐观,所以教学时万万不能远离课本,必须系统地掌握每一章节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公理及典型例题,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概念的概括过程及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必要时还应对一些课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合理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强化目标意识与反馈意识,追求课堂的高达标率。  (2)注重规范,力求颗粒归仓3  从本次期考看:学生由于审题

5、不清,题意不理解,运算错误,表达不规范、不准确丢分的情况较多。所以,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把好审题理解关,运算准确关,表达规范关不放松。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课堂内让学生多独立思考,自主审题,只有当学生在思考有困难或理解上出现错误时给予针对性指导。对学生运算中出现的错误要让学生明确错因所在,是算理不理解还是算法不合理,是概念出错、公式记错还是思维方面的问题。平时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答题要提出严格要求,要通过例题讲解示范,练习的讲评与作业批改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对学生的答题规范要提出更高要求,填空题要求:数值准确、形式规范、表达式

6、(数)最简;解答题要求:语言精练、字迹工整、完整规范。考生答题时常见问题:如缺少必要文字说明,忽视分类讨论,或讨论遗漏或重复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弱点”,自然也是考试时的“失分点”,平时学习中,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3)加强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计算能力偏弱,计算合理性不够,这些在考试时有发生,对此平时学习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计算能力的培养;学会主动寻求合理、简捷运算途径;平时训练应树立“题不在多,做精则行”的理念。  (4)查漏补缺,减少易错点  平时对错题应及时订正,对易错、易混

7、、易漏点进行收集和梳理,对自己常犯的解题错误,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再犯。  (5)归类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对做过的习题和学到的方法及时进行回顾、检验和反思整理,关注那些形似质异和形异质同的问题,尝试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