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猝倒病防治方案.doc

茄子猝倒病防治方案.doc

ID:58829659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24

茄子猝倒病防治方案.doc_第1页
茄子猝倒病防治方案.doc_第2页
茄子猝倒病防治方案.doc_第3页
茄子猝倒病防治方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茄子猝倒病防治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茄子猝倒病防治方案一、病害说明茄子猝倒病多发生于茄子幼苗前期。种子出土前易受害,往往造成烂种;茄子出苗后子叶期或初长真叶期受害,致苗猝倒。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变色坏死,逐渐失水收缩成线状,子叶还未凋萎,幼苗即已贴地倒下,湿度大时患部及地际可见白色棉絮状霉。症状:秧苗感染发病时,茎基部呈浅黄绿色水渍状,侮被开水烫过似的,很快转为黄褐色并发展至绕茎—同。病部组织腐烂干枯而凹陷,产生组绍。水渍症状自卜而广继续延展。产叶尚未凋萎.幼苗即倒伏于地,然后萎蔫失水,进而干枯旱线状。发病初期,苗床上只有少数幼苗发病,几天后,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蔓延扩展.最后引起成片幼苗淬倒

2、。在病情基数较高的地块,常常幼苗在出土前或刚刚抽出胚芽即受侵染,呈水渍状腐烂,引起烂种、烂芽。当湿度大时,病苗表体及附近地表会长出白色棉絮状茵丝二、发病特点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Eds.)Fitzp.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入幼芽,或芽管顶端膨大后形成孢子囊,以游动孢子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幼苗,引起初侵染。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但对温度要求不严。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2~4月。感病生育期在

3、幼苗期。苗床连作、棚内温度过低、湿度过高、播种过密、光照差、通风不良、管理粗放等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低温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发病严重。二、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幼苗上,从茎基部侵入,潜育期1―2天。病菌喜34―36℃的高温,但在8―9℃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因此,当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又遇高湿时,感病期拉长,很易发生猝倒病,尤其苗期遇有连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发病重。四、防治现状及药剂分析导致猝倒病发生的病菌是在土壤中越冬,危害程度主要与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有关,因此防治猝倒病以预防为主。病害发生后应选

4、用无毒副作用和抗药性差的生物制剂进行治疗。五、农业防治1、采用快速育苗或者无土育苗法,加强苗床管理,看苗适时适量放风,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不要在阴雨天浇水。2、根据当地要求选用抗猝倒病品种。可选用紫圆茄、灯泡红,竹丝,南京紫丹,五叶茄,七叶茄等。3、药剂处理种子和土壤。种子用53%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浸泡半小时。带药催芽或者直播。取过筛的营养土50KG,加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20g,加2.5咯菌睛10ML,充分混匀后装营养钵。4、苗床地的选择和准备。苗床应选挥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而肥沃的无病地块;为防止病荫带入苗床,应施

5、用腐熟的农家肥。播种前苗床要充分翻晒、耙个。六、推荐产品:奥力克—青枯立克:中药制剂,真细菌通杀,双向传导能力强,具有杀菌、抑菌、促进生根等功效。内含杀菌成份(绿原酸、生物碱等)及营养复壮成份(氨基酸、多糖等),能杀菌、抑菌,调理内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修复伤口,减少病菌侵入途径等作用,同时具有补充营养、辅助生根、提苗快、长势好等作用,连续使用无抗药性,任何时期使用50倍液以上对作物安全。大蒜油:高仿类硫醚化合物,真细菌通杀,内吸强(与中药杀菌剂等复配能提高其药效),其气味对空气中病菌孢子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粉虱、蛾类等害虫有驱避作用。沃丰素:内

6、含氨基酸、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补充作物营养,提高光合速率,增强株体免疫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中药制剂特点:标本兼治,药肥双效(能防病治病,能营养复壮株体),无抗药性,可连续使用,无毒无残留,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任何时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七、防治方案预防方案:育苗期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兑水30斤喷雾,7天1次,连喷2—3次。缓苗期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沃丰素25ml兑水30斤喷雾,5天一次,连喷2-3次。治疗方案: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及时喷洒《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7ml兑水30斤大水量喷雾,3—5天1

7、次,连喷2—3次。八、注意事项:1、《奥力克-青枯立克》与《大蒜油》复配时,须先加水后依次稀释(产品原药不能直接混合)。2、植株弱时,需要喷施叶面肥(沃丰素、多达素),强健植株,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3、用药时避开阴雨天气。4、每株用水量以灌透为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