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教学内容.pptx

登革热教学内容.pptx

ID:58849520

大小:9.76 MB

页数:65页

时间:2020-09-30

登革热教学内容.pptx_第1页
登革热教学内容.pptx_第2页
登革热教学内容.pptx_第3页
登革热教学内容.pptx_第4页
登革热教学内容.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革热教学内容.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革热(DengueFever)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virus)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登革热患者可表现为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病情凶险。一、病原学基因组为单正链RNA,长约11kb结构蛋白:C衣壳蛋白M膜蛋白E包膜蛋白:与病毒吸附、穿入、细胞融合有关;是登革病毒分型依据;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等,可能与ADE作用有关非结构蛋白:NS1(重点检测靶抗原),NS2A,NS2B,NS3,NS4A,NS4B,NS5基因组结构与功能与JEV相似敏感动物及细胞乳鼠灵长类动物白纹伊蚊C6/36细胞:CPE人单

2、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CPE抵抗力弱:耐寒不耐热人单核细胞感染后无CPE培养特性免疫特性同型病毒感染免疫力较为牢固体液免疫起主要作用:中和抗体二、流行病学全球登革热风险分布图高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非流行区全球登革热流行特点与50年前相比全球登革热病例数增加了30倍2012年登革热成为全球头号蚊媒病毒性疾病全球每年新发登革热病例5千万-1亿人,死亡约2万人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或地区近半数人口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其中75%在亚太,并不断扩大全球登革热病例数统计图(1955-2010)统计年份病例数30国年平均登革热病例数统计图(2004-

3、2010)越南印尼巴西2008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登革热大爆发1-4月间累计158000人发病9000人住院治疗230人死亡,死亡率仅0.15%2010年巴西报告登革热病例仍超过120万人登革热流行的影响因素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与城镇化2008年全球城镇人口数首次超过农村无规划的城镇化为蚊媒孳生提供良好环境(未达标房屋;水资源缺乏;固体垃圾;污水排放系统等)高密度人口与蚊媒孳生地混杂分布(登革热由城市贫民窟或城乡结合部向农村传播)居民的行为、储水习惯、快速人口流动物流运输与贸易往来更有利于蚊媒扩散(白纹伊蚊通过废旧轮胎贸易等途径已从亚洲扩散至

4、美洲、欧洲和非洲)不同登革病毒型别间交叉感染机会增大(导致重症病例增加)登革热流行的影响因素气候变化:主要是温度和降雨量登革热流行的影响因素全球对登革热的重视程度下降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登革热列入被忽视的17种热带病之一WHO(2015):NeglectedTropicalDiseases(NTDs)被忽视的热带病寄生虫病(11)其他(6)恰加斯病(美洲锥虫病)Buruli溃疡(溃疡分枝杆菌)麦地那龙线虫病登革热棘球蚴病(包虫病)密螺旋体病(雅司病地方性梅毒品他病)食源性吸虫病麻风病非洲锥虫病(昏睡病)狂犬病利什曼病沙眼淋巴丝虫病

5、盘尾丝虫病(河盲症)血吸虫病土源性蠕虫病猪带绦虫病和脑囊尾蚴病全球登革热预防与控制规划(2012-2020)2020年前死亡率降低50%2020年前发病率降低25%2015年前完成登革热疾病负担评估我国登革热发病统计表(1978-2014)年份病例数死亡病例数死亡率病毒主要血清型截止当年11月23日198319841996无报告我国登革热流行区分布特点90年代前:主要是海南、广东90年代后:主要是广东云南:本地病例仍占主体,主要分布于边境地区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但缅甸和老挝输入病例比例逐年升高福建:以输入性及输入引发本地感染病例为主

6、广西、浙江、香港、澳门、台湾流行高峰:8-11月(部分地区全年均有病例报道)2016年8月:613例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灵长类动物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储存宿主:灵长类动物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病毒血症期,具传染性发病前1天~发病第5天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增殖8~14天后即具传染性潜伏期:感染后3~15天通常5~8天开始发病健康人传播方式:人-蚊-人传播(人传人型)带毒蚊叮咬带毒蚊终生带毒叮咬健康人三、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带毒伊蚊叮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系统增殖血流播散隐性感染发病(一次病毒血症)单

7、核巨噬细胞内增殖的病毒再次释放双峰热(二次病毒血症)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3-15天,大多5-8天临床类型:隐性感染普通登革热重症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血小板病程天数体温可能的临床问题重要检查指标变化血清学和病毒学变化登革病程急性发热期极期恢复期病毒血症血细胞压积脱水体液重吸收静脉补液过量出血休克器官损伤急起高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呈双峰或马鞍热型。登革热三痛:头痛、眼球后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皮疹:病程第3~7天出现,多有痒感临床表现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密

8、集分布的针尖大红斑或出血点,部分融合成片,但疹间皮肤正常,即可见“皮岛”。分布于四肢、颜面、颈部、前胸以及躯干多伴有瘙痒。登革热特征性皮疹“皮岛”登革热患者的皮疹急起高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