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doc

模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doc

ID:58850418

大小:10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23

模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doc_第1页
模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doc_第2页
模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doc_第3页
模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doc_第4页
模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姓名___学号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_计科1201实验课程名称_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指导教师及职称_____开课学期2013至2014学年下_学期上课时间2013年12月18日湖南科技学院教务处编印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与测试实验时间:2013—12—18小组合作:是○否○小组成员:1、实验目的: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试方法。2、实验设备及材料:双波示波器音频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分立元件放大电路模块3、理论依据:放大器中采用负反馈,在降低放大倍数的同时,可使放大器的某些性能大大改善,负反馈的类型很多,本实验以一个输出电压、输入串

2、联负反馈的两级放大电路为例。Cf、Rf从第二级T2的集电极接到第一级T1的发射极构成负反馈。放大倍数和放大倍数稳定度负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式中Av称为开环放大倍数,反馈系数为:负反馈放大器比无反馈放大器的稳定度提高了(1+Avf)倍频率相应特性引入负反馈之后,放大器的频率曲线的上限频率f(hr)比无反馈时扩展(1+Avf)倍。即:f(hf)=(1+Avf)f(h)非线性失真系数D=Vd/V1一、实验设计方案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1)、开环电路按图接线,Rf先不接入。输入端接入V1=1mv,f=1khz的正弦波(注意输入1mv信号采用输入端衰减法见实验二)调整接线和参数使输出不失真且

3、无振荡。按表要求进行测量并填表。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r0。2)、闭环电路:接通Rf按要求调整电路;按表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Avf根据实测结果,验证Avf≈1/F5.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在表格内记录相关数据,根据公式计算6.参考文献:《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指导老师对实验设计方案的意见: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1、实验目的、设备与材料、理论依据、实验方法步骤见实验设方案2、实验现象、数据及结果Rl(k)Vi(mv)V0(mv)Av(Avf)开环∞100546054.61K5100273127.31闭环∞100218521.851K5100170217.023、对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

4、的分析与讨论:开环正弦波失真图:闭环状态下,失真消失。因此的结论,加入负载可抑制波形失真。开环状态下Rl越大,负反馈电路放大倍数越大,在实验中Rl在∞时放大的倍数是54倍,而在1K5时放大倍数是27倍闭环状态下Rl越大,负反馈电路放大倍数越大,在实验中Rl在∞时放大的倍数是21倍,而在1K5时放大倍数是17倍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发现,闭环状态下的放大倍数在25倍左右,而开环下的增益则会大的多。在同样的电路中,Rl越大,增益越大。4、结论:电路在引入负反馈之后在降低放大倍数的同时,可使放大器的某些性能大大改善。二:实验报告5、实验总结1)、本次实验成败之处及其原因分析:成功的地方:本次实验最终得到

5、了想要的结果还有波形图。通过亲自实验,测试负反馈放大电路知道了自己对它的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不足之处:对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不够理解。实物连接时粗心接错线。2)、本实验的关键环节及改进措施:①做好本实验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要正确连接电路图,确保不发生短路情况。②若重做本实验,为实现预期效果,仪器操作和实验步骤应如何改善:看清电路图,仔细连接实物。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测试更多的数据,现在的数据太少,得不出什么结论。3)、对实验的自我评价:完成实验的基本要求,但是思维过于局限,不能展开。指导老师评语及得分:签名:年月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