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绪论ppt课件.ppt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绪论ppt课件.ppt

ID:58852864

大小:163.0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20-09-30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绪论ppt课件.ppt_第1页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绪论ppt课件.ppt_第2页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绪论ppt课件.ppt_第3页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绪论ppt课件.ppt_第4页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绪论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绪论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绪论第一章血液学概述和发展史第一节血液学概述血液学(hematology)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包括研究血液中有形成分形态的血细胞形态学;研究细胞来源、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血细胞生理学;研究血细胞组成、结构、代谢和血浆成分的血液生化学;研究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血液免疫学;研究血液病遗传方式和信息传递的遗传血液学;研究血液流动性和血细胞变形性的血液流变学;研究实验技术和建立实验方法的实验血液学等。近年来,随着基础学科的飞速发展,实验技术的日新月异,使血液学的研究内容和范畴不断地深入和扩大,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域,如

2、血细胞生物学和血液分子生物学等。血液学已成为生理和病理多种专业工作者共同耕耘的园地,血液学范围不断扩大,血液学在医学整体中已成为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前驱。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免疫学家、遗传学家、肿瘤学家等与临床血液学家密切合作,使临床血液学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临床血液学又为众多基础学科解决了不少问题,并开阔了新的领域。临床血液学(clinicalhematolgy)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临床学科,主要包括来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血液病所致的继发性血液病。临床血液学重点研究血细胞(如白血病)、造血组织(如

3、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倾向(如血友病)和血栓栓塞(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治措施等。此外,也研究临床各科疾病,如肝病、肾病、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呼吸病、传染病、免疫病、产科病、恶性肿瘤、遗传病等以及外科手术、严重创伤、药物治疗等所引起的血液学异常。近年来,利用分子标志物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学分型和对血栓前状态进行精确诊断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随着医学院校检验专业的崛起和发展,又形成了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Clinicalhematologyandhematologicexaminations)这一分支。实际上,它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

4、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为工作对象,创建了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近20年来,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全面推动了血液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血细胞的分子和细胞学结构的研究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原理,使人们对血液疾病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把血液学提高到崭新的“分子血液学”水平。在方法学上,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在血液学检验和临床诊断中已广泛应用,使认识和诊断疾病从原来的细胞水平上升到亚细胞水平,到目前的分子水平。综上所述,血液学、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都属于血液学的范畴,只是研究的对

5、象有不同的侧重和分工而已。第二节血液学发展史祖国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即有关于血液的记载,国外在公元前3-4世纪时已有人提到血液的名宇。然而对于血液组成和功能的认识长期以来是唯心的和不完全的,有些概念是从点滴的现象和不完整的观察中推测出来的。系统地和科学地研究血液开始于显微镜问世以后,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1673)、白细胞(1749)和血小板(1842),称为血液的有形部分,也是血液学家研究的重点对象。血液中的液体部分,亦称为血液无形成分(或血浆),许多年来由生物化学家和免疫学家所研究,目前血液学家对血浆特别关心的问题是止血和血栓的基础和临床。自20世纪

6、初开始,对维持体内血细胞数量恒定的血细胞生成及造血调控也是血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二)红细胞的认识对红细胞功能的认识,最先开始于1871~1876年,已知红细胞有带氧功能且能在组织中参与呼吸作用,1900~1930年对此有更全面的了解。1935年才知红细胞内有碳酸酐酶,能将大量二氧化碳转变成碳酸根离子,使之溶解于血液中;同时也能将碳酸根离子转化成二氧化碳,在肺泡中释放。这一发现不仅明确了红细胞的呼吸作用,而且了解到红细胞和血液酸碱平衡有密切关系。1967年以后明确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醛可作用于脱氧的血红蛋白分子,有利于组织获得更多的氧。1946年,肯定红细胞寿

7、命在120天左右。人体输血能较安全地开展,是在1900年发现红细胞ABO血型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已知红细胞在体外保存需要葡萄糖,30年代已应用体外保存的血液作输血之用,40年代血库才开始逐渐建立。对红细胞糖代谢的全面了解是在1959年后。近30年来,红细胞结构与脂肪、蛋白的关系已较明确。(三)白细胞的认识1.对粒细胞的认识1892~1930年已知中性粒细胞有趋化、吞噬和杀菌的作用,到1986年后才知道杀灭细菌的作用依赖于细胞内存在过氧化物酶,使自身体内的H2O2,起氧化作用之故。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虽然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但早在1949年就知道嗜酸颗粒会转变成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