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3课时地壳的运动和变化.doc

总第23课时地壳的运动和变化.doc

ID:58855969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23

总第23课时地壳的运动和变化.doc_第1页
总第23课时地壳的运动和变化.doc_第2页
总第23课时地壳的运动和变化.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总第23课时地壳的运动和变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总第23课时地壳的运动和变化(1)学科组高一地理备课组主备人刘赟执教人课题地壳的运动和变化(1)课型新授课时间201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相对应的地貌;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2,教学设想重点: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貌的影响难点: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教法学法指导:课件演示法;比较法;读图分析讨论法教学程序与策略个性化修改一、导入新课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它们还将继续影响地貌形态的演变。上节课

2、我们学习了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内力作用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或张裂成海洋。垂直运动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拗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岩浆活动包括侵入活动和喷出活动,岩浆活动的结果形成岩浆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地震按其成因主要

3、有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两种,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有人说,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的形成提供了“粗毛坯”,而外力作用则是一位雕塑家,不断地把“粗毛坯”精雕细刻成千姿百态的形态。为什么这样说呢?二、学习新课、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课件展示“外力作用的杰作”系列图片:在播放每幅图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每幅图片是由什么外力作用形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1.外力作用主要发生在地表和近地表主要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这些作用通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物质运动来实现。外力作用使地表物质从高

4、处向低处迁移。重力决定着物质迁移的方向。1、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作用。结果是:使岩石破碎,形成风化壳,例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物。2、侵蚀作用风力侵蚀作用:风蚀谷地、风蚀城堡(魔鬼城)、风蚀蘑菇等,例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作用: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岩溶地貌、。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塬地区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桂林山水。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5、冰斗、角峰(阿尔卑斯山上的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例如,挪威峡湾景观、北美五大湖芬兰成为千湖之国浪侵蚀作用:形成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平台3、沉积作用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冲积岛等地表形态。风力沉积作用:沙丘、黄土堆积等地貌。冰川沉积作用:杂乱堆积,形成碛地貌海浪堆积作用:形成沙滩海岸地貌4、搬运作用:飞沙走石(风力)泥沙俱下(流水)知识拓展、应用: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黄河三角洲及河口沿岸地区,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1.5-3公里,每年新造陆23-28平方公里。“昨日沧海,今日

6、桑田”在此得以实现。试解释这种现象。2、埃及开罗附近有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了。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原塔高146.58米,而现在只有138米高。那么,是谁有那么大的能耐把金字塔削低了呢?3、我们知道,桂林山水有“甲天下”之说,那么你知道桂林山水这种地貌属于哪种地貌类型吗?这种地貌的形成主要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联系化学知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地貌的形成过程。承转: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岩石圈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跟所有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特点一样,岩石圈的组成

7、物质也处于不停的更新循环的过程中。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一说各物质循环过程发生的条件?2简要叙述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岩浆岩岩浆变质岩沉积岩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地表岩石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的影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

8、岩浆。教师总结:①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②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以简要的总结为:岩浆变为各类岩石,各类岩石又变为新的岩浆的过程。③地壳物质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由于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很漫长,有的要经过几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矿藏,原因也即在此。练习: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6—1),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