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

ID:5885767

大小:3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2-27

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全县群众集体上访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信访局积极开展“宿迁更大突破之我见”大调研、大讨论、大实践主题活动,我本人积极参与

2、,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接待来访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召开相关科室,相关单位,以及信访群众座谈会。切实找准影响跨越发展稳定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人民群众集体上访,做了重点的调研。集体上访是指5人以上就同一诉求所进行的共同上访,它是社情民意的“睛雨表”。近年来,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跨越式”发展,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类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信访渠道来表达诉求,集体上访时有发生,且在人数、手段、方式等要素上有逐渐极端化的倾向,给我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可以这么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县依然会处在社会矛盾集中

3、凸显期。正确认识和预防、处理集访,对于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维护全县社会稳定,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三年再夺标,为服务实施“紧盯大项目,创新促转型”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客观正视我县集体上访现状(一)基本情况1、根据数据比较:集访与相比批次、人次分别下降30.3%、42.1%;集访与相比受金融危机影响批次、人次分别上生11.9%、8.3%。总体看到市、县集访基本是稳中有降,表明近年我县的社会大局总体平稳。2、根据数据比较:集体上访占信访总量的批次、人次分别为22.1%、82.3%;集体上访占信访总量的批次、人次分别为15.8

4、%、70.1%;集体上访占信访总量的批次、人次分别为18.3%、74.3%。集访多且规模较大,集访占信访总量的批次、人次比例相对与来说有所减少,集访占信访总量的批次比例相对于有所增加,集访批次出现了反弹,信访形势比较严峻。(二)特点近年来,集体上访已经成为我县信访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人员多、规模大、行为激烈,反映的问题范围统一。集体上访,从人员规模看,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数百人,采取联合上访向各级党委、政府反映问题。从反映的问题看,在一定时期内,反映的问题涉及大部分人的共同利益,比较集中统一。从行为激烈程度看,

5、上访人违反《信访条例》行为时有发生,或冲击、围堵党委政府机关、占据办公场所,围攻辱骂参与接访的干部,贴横幅标语、阻断公路等群体过激行为有所抬头,负面影响大。2、主体广泛性,组织化倾向明显。从集访主体的身份看,不仅有工人、农民等传统习惯上的信访群体,而且有城市拆迁户,改制的乡镇事业单位干部、在职教师等带时代特色的信访群体;既有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又有退休教师、企业军转干、政调企、退役志愿兵、涉核老兵等特殊群体。从组织程度看,一些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的信访人极易产生共鸣,往往在极少数人召集下,通过集资、聚会等形式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沟通和串联(甚至跨区县串

6、联),策划周密,分工明确,进退有序组织程度明显提高。3、信访诉求复杂化,处理难度加大。从复杂程度看,集访所反映的问题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触及的层面不断加深,既有社会矛盾、经济利益矛盾、也有体制矛盾、思想观念矛盾,还有相互交织的复杂性矛盾。从处理的难度看,集访诉求一般情况下带有普遍性,政策性强,涉及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政府无权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有的经过努力可以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有的目前由于政策和体制的不健全,无法完全解决;有的看起来是局部问题,但往往涉及到政策口子,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好轻易表态;有的情况复杂,或财力、物力所限,难以处理;

7、有的时间跨度长,涉及历史遗留问题。4、集访的择机性和持续性日渐突出。从时间上看,集访群众专门选择专门选择领导信访接待日以及重大节日、重大政治活动期间或前夕,如全国“两会”期间及国庆60周年前夕,部分集访群众对或已终结的信访问题处置不满,对或已被认定为不受理的信访件,错误地认为“机关越大,领导越大,主要领导,越能解决问题”,从而反复多次集访,以期造成声势和重大影响,引起上级领导机关重视。从地点上看,集访群众信访动机非常明显,多选择市(县)委、市(县)政府或其他重要公众场所,有意制造不良影响,妨碍领导机关正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向上级领导机关施加压力,达

8、到自己的目的。二、分析集访现象的主要成因(一)社会经济发展因素1、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改革新政策相继出台,有些政策对国家、集体、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