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中医外科疾病治法.doc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中医外科疾病治法.doc

ID:58872636

大小:1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0-26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中医外科疾病治法.doc_第1页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中医外科疾病治法.doc_第2页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中医外科疾病治法.doc_第3页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中医外科疾病治法.doc_第4页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中医外科疾病治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中医外科疾病治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中医外科疾病治法含义: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适应症: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 托法 含义: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适应症:外疡中期,即成脓期。 分类:补托和透托两种方法。 补托法用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不收,难溃难腐的虚证; 透托法用于毒气虽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 补法 含义: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 适应症:此法则适用于溃疡

2、后期,是治疗虚证的法则。 考点清热法、和营法、内托法的代表方剂及应用 清热法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 和营法是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疮疡肿消痛止的目的。可分活血化瘀和活血逐瘀两种治法。 内托法用补益和透脓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其中补托法又可分为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 外治法 ※考点膏药、油膏的临床应用 膏药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各个阶段。 太乙膏、千捶膏:阳证疮疡,为肿疡、溃疡通用方。 太乙膏性偏清凉,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千捶膏性偏寒凉,消肿、解毒、提脓、去腐、止痛。 阳和解凝膏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

3、化痰通络,用于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之阴证疮疡未溃者。 咬头膏具有腐蚀性,功能蚀破疮头,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 此外,薄型膏药多适用于溃疡,宜勤换;厚型膏药多适用于肿疡,宜少换,一般5~7天调换一次。 注意点:过敏。 油膏现称软膏。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以及肛门病等。 金黄膏、玉露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瘀化痰,适用于疮疡阳证。 金黄膏长于除湿化痰,对肿而有结块,尤其是急性炎症控制后形成的慢性迁延性炎症更适宜。 玉露膏性偏寒凉,对掀红灼热明显,肿势散漫者效果较佳。 冲和膏活血止痛,疏风祛寒,消肿软坚,

4、适用于半阴半阳证。 回阳玉龙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适用于阴证。 溃疡期可选用生肌玉红骨、红油膏、生肌白玉膏。 生肌玉红膏活血去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收口,适用于一切溃疡,腐肉未脱,新肉未生之时,或经久不能收口者。 红油膏防腐生肌,适用于一切溃疡。 生肌白玉膏润肤生肌收敛,适用于溃疡腐肉已净,疮口不敛者,以及乳头皲裂、肛裂等。 疯油膏润燥杀虫止痒,牛皮癣、慢性湿疮、皲裂等。 青黛散油膏收湿止痒、清热解毒,适用于蛇串疮、急慢性湿疮等皮肤掀红痒痛、渗液不多之症,或痄腮,以及对各种油膏过敏者。 消痔膏、黄连膏消痔退肿止痛,适用于内痔脱出、赘皮外痔、血栓外痔等出血、水

5、肿、疼痛之症。 注意点:凡皮肤湿烂,疮口腐肉已尽,油膏应薄而勤换。如油膏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应改用植物油或动物油调制油膏。在溃疡腐肉已脱、新肉生长之时,油膏宜薄。 ※考点箍围药的适应证、用法及注意点 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 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作用,用于肿疡初期,促其消散;或毒已结聚,促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早日成脓和破溃;或肿疡破溃,余肿未消,能消肿,截其余毒。 适应证外疡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 用法 金黄散、玉露散用于红肿热痛明显的阳证疮疡; 冲和膏用于疮形肿而不高,痛而不甚,微红微热属半阴半阳证者; 回阳玉龙膏

6、用于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属阴证者。 箍围药的调制, 以醋调者,散瘀解毒;以酒调者,助行药力; 以葱、姜、韭、蒜捣汁调者,辛香散邪; 以菊花汁、丝瓜叶汁、银花露调者,清凉解毒,用丝瓜叶汁调制的玉露散治疗暑疖效果较好; 以鸡子清调者,缓和刺激;以油类调者,润泽肌肤。 总之: 阳证多用菊花汁、银花露或冷茶汁调制; 半阴半阳证多用葱、姜、韭捣汁或用蜂蜜调制; 阴证多用醋、酒调敷。用于外疡初起时,箍围药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若毒已结聚,或溃后余肿未消,宜敷于患处四周,不要完全涂布。敷贴应超过肿势范围。 注意点凡外疡初起,肿块局限者,一般宜用消散药。箍围药敷后干燥之时,

7、宜用液体湿润。 考点掺药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掺药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 古称散剂,现称粉剂。掺药包括消散药、提脓去腐药、腐蚀药与平胬药、祛腐生肌药、生肌收口药、止血药、清热收涩药、酊剂、洗剂等。 消散药适用于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尚未成脓者。 提脓去腐药适用于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之际。 腐蚀药与平胬药又称追蚀药,腐蚀组织,使不正常的组织得以腐蚀枯落。 祛腐生肌药回阳玉龙散温阳活血,去腐生肌,适用于阴证溃疡,腐肉难脱,肉芽暗红或腐肉已脱,肉芽灰白,新肉不长者。 生肌收口

8、药解毒、收敛、促进新肉生长。适用于溃疡腐肉已脱、脓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