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doc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doc

ID:58875688

大小:21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21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doc_第1页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doc_第2页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doc_第3页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doc_第4页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5×2'=50')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于1992年提出,2008年初基本完成。总长3.5万公里,是全国公路网的主骨架。读图回答1—2题。1、沿线景观变化主要由水分因素变化引起的是()A.—B.—瑞丽C.二连浩特—河口D.—霍尔果斯2、下列关于“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善运输效率和效益,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B.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农村城市化C.推动产

2、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缩小地区差距D.提高公路运输量,使国客货运输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的格局3、下面网格资料Ⅰ中的甲、乙、丙、丁是四块土地的代码,网格资料Ⅱ中的M为新建车站的位置,网络资料Ⅲ为目前的地价,如果地价随着距车站的距离而变化,计算公式为新地价=原地价×(1+1/距离),假设相邻方格距离为1,斜角方格距离为1.4,则车站完工后,地价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图,回答4—5题。4、关于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A.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铁路的旅客周转量总体在上升B.1991年铁路、公路、航空的旅客周转量大致相同.....C.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航空的旅客周转量所占百分比增长幅度最大D.2000年在图中所示运输方式中,航空的旅客周转量最小5、目前铁路的旅客周转量所占百分比低于公路的原因主要是()A.公路的速度比铁路快B.选乘铁路的旅客数量在减少C.航空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对铁路冲击大D.与铁路相比,公路更加灵活读我国部分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6、京珠高速粤北段沿线受灾,从

4、上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A.aB.bC.cD.d7、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A.冲锋舟B.食品C.矿泉水D.棉衣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及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至东北,据此完成8—9题。8、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给东北地区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经济发展水平下降B.工矿业发展迅速C.耕地扩大、生态破坏D.畜牧业水平提高9、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5、图乙),回答10—11题。10、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总量由增长态势转变为下降态势11、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0%,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B.1990年和2000年之间C.2000年和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

6、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读图完成12—14题。12、在上面右图中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的是()A.aB.bC.cD.d13、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A.坦桑尼亚B.肯尼亚C.加拿大D.阿富汗14、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确的是()A.②时不会出现用地紧的局面B.③时人口达峰值,之后会逐渐减少C.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D.⑤时人口数量最少,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中央经济工

7、作会议提出: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15—16题。15、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①倡导循环经沆,变废为宝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④多投入,多产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

8、题分布图,回答17—19题。.....17、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18、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汽车排放废气D.建筑工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