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梗的影响,3000

40例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梗的影响,3000

ID:5888943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7

40例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梗的影响,3000_第1页
40例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梗的影响,3000_第2页
40例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梗的影响,3000_第3页
40例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梗的影响,3000_第4页
40例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梗的影响,3000_第5页
资源描述:

《40例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梗的影响,300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0例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梗的影响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美托洛尔的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梗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联合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其病情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

2、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变化(P>0.05),各项指标经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急性前壁心梗患者的过程中,采用静脉注射联合口服的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其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关键词:美托洛尔;急性前壁心梗;治疗;效果急性前壁心梗的发病初期常伴有交感神经活性亢进,产生大量儿茶酚胺,和b受体一起诱发此病[1]。在临床治疗中,常采用b受体阻

3、滞剂进行治疗,这是因为b受体阻滞剂能够减缓心率,具有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然而,不同的给药方式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旨在为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在今后的治疗当中提供丁点建议和参考,现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在30—76岁之间,平均(55.2±1.6)岁;患者在入院时均伴

4、有胸痛现象,心率不齐,收缩压在120mmHg以上;患者中有吸烟史患者45例,糖尿病史18例,高血压史50例,心梗史28例,排除了房室传导阻滞、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肝功能障碍、心脏功能障碍等重大脏器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前壁心梗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80例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患者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

5、片,每次25mg,每天两次;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完常规治疗后给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联合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首先注射5mg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约10min后检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若患者的心率在60次/min、收缩压在100mmHg时,再对患者注射5mg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之后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给药,同时患者口服美托洛尔,25mg/次,每天两次。1.3疗效判定标准记录患者经一个月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测定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观察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

6、竭、难治性心绞痛、心脏不良事件等。1.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用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患者心脏超声比较治疗一个月后,两组患者经测定,观察组患者LVDD为(49.3±3.9)mm,对照组患者LVDD为(49.6±4.1)mm,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LVEF为(59.3±7.1)mm,对

7、照组患者LVEF为(56.1±6.5)mm,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2患者心率比较患者经治疗后,心率均有所变化,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表1两组患者心率比较(x±s)项目例数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对照组40104.2±6.769.4±5.1观察组4098.3±5.864.2±4.3T——4.214.93P——<0.05<0.05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发生情况发生率为47.5%,观

8、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7.5%,比较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表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例)%]项目总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难治性心绞痛心脏不良事件对照组401(2.5)2(5)1(2.5)1(5)观察组403(7.5)6(15)4(10)6(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