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监测与防控ppt课件.ppt

BSI监测与防控ppt课件.ppt

ID:58891344

大小:4.49 MB

页数:73页

时间:2020-09-30

BSI监测与防控ppt课件.ppt_第1页
BSI监测与防控ppt课件.ppt_第2页
BSI监测与防控ppt课件.ppt_第3页
BSI监测与防控ppt课件.ppt_第4页
BSI监测与防控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BSI监测与防控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与防控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畏寒或寒颤,或无发热但有低血压等感染性休克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微生物学检查: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统计单位:每千个导管日的感染例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的医院感染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一种引起医疗费用增加的医院感染一

2、种常见的医院感染需要重点控制的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的医院感染死亡率高,美国粗死亡率:10%-35%,归因死亡率:1%-25%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使CRBSI明显减少在英国108家ICUs的干预措施导管插入核查表手卫生全身无菌屏障洗必泰消毒剂避免股静脉置管尽快移除CVC(P<0.002)2021/7/307美国每病例花费8千->5万美金2008年10月1日后出院的病人,如出现以下八类情况,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将不再支付给医院相关费用,2009年还将增加项目手术留下异物空气栓塞配血不合插管相关尿路感染褥疮血管插管相关

3、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纵隔炎医院内获得的外伤-骨折,脱臼,颅内损伤,挤压伤,烧伤,其他外源性的影响一种引起医疗费用增加的医院感染CRBSI发病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美国:2006-2008年1.3-5.5/千个导管日,最新0.5-2/千个导管日台湾:2008年4.8/千个导管日全国ICU:6-10/千个导管日上海ICU:2009-2010年2.3/千个导管日我院ICU:2009年5.03/千个导管日,2010年2.59/千个导管日,11年2.44/千个导管日我院ICU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的目标性监测09年2月起,院感科与ICU密切配合,开展三项器械相关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其中一项是C

4、RBSI,至今已3年,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有一些经验教训。监测关键点携带中心静脉导管超过48小时,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或低血压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或渗出物排出,或有弥漫红斑、蜂窝织炎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红斑(除外理化因素所致)有以上临床表现者必须规范地抽取血培养,避免因血培养不足或不规范造成漏诊!保留导管标本采集标本应在寒战或发热初时采取,体温上升至最高时菌落数反而下降采取2套血培养,其中1套来源于外周静脉(四肢静脉均可),另1套来源于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后需注明采样部位及采样时间拔除导管标本采集标本应在寒战或发热初时采取,体温上升至最高时菌落数反而下降拔除导管,无菌状态剪下导管尖端5

5、cm置于无菌试管内送检采取2套外周血培养,要求部位分开,上下肢体静脉均可,不建议常规采取股静脉采样后需注明采样部位及采样时间采集标本小提醒皮肤消毒二遍,瓶塞消毒一遍,每遍待干。采血量是最佳灵敏度的唯一重要指标,每瓶8-10ML血,当采血量不够时,优先满足需氧瓶。两份血采集间隔少于5分钟,因为网状内皮系统对于一过性或间歇性菌血症在15-30分钟内可清除。一次穿刺未成功时建议更换注射器采集中心静脉导管内血培养不必弃去起始部分的血液或冲洗管道,用无菌注射器直接抽取采取静脉血时不要首选股静脉,可能伴有污染匆从血透静脉导管或动脉留置导管直接抽取血培养接种后立即送检,绝对不能冷藏保留导管的血培养结果解

6、读导管内血外周静脉血条件结果判断++细菌及耐药谱一致,且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CRBSI可能++导管血较外周血报阳早120分钟提示CRBSI_+培养为金葡或念珠、且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提示CRBSI可能+_不能确定,可能是定植菌或采样污染__不能作CRBSI实验室诊断拔除导管的血培养结果解读导管尖端外周静脉血1外周静脉血2结果判断+++CRBSI可能++_CRBSI可能_+_培养为金葡或念珠、且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CRBSI可能_+++__导管定植菌___不能作CRBSI实验室诊断关于CRBSI的临床诊断因为采样与检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我们进行目标性监测时,也纳入了CRBSI的临床诊断,当血管内

7、置管患者出现CRBSI的典型临床表现,但血培养阴性,拔除导管后以上症状缓解或消失,可作CRBSI的临床诊断。造成CRBSI的污染源管外细菌移行管内细菌移行和生长发病机理管外细菌移行多见于短期置管(<10天)者;管内细菌移行与生长,有导管接口部污染、输液污染、经血行污染导管端口。多见于长期留置导管(>10天)者。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可防、可控2010年卫生部办公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美国CDC预防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