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DB44∕T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df

行业标准:DB44∕T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df

ID:58897240

大小:377.8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9-18

行业标准:DB44∕T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df_第1页
行业标准:DB44∕T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df_第2页
行业标准:DB44∕T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df_第3页
行业标准:DB44∕T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df_第4页
行业标准:DB44∕T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业标准:DB44∕T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11.000C01备案号:58897-2018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2120—2018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soriasisvulgarsyndromedifferentiationstandard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8-03–28发布2018-06–28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4/T2120—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东省中医院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31)归口。

2、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中医院,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传坚,禤国维,谢秀丽,陈达灿,杨志波,顾军,刘巧,李斌,李红毅,陈信生,魏跃钢,李福伦,杨柳,刘红霞,徐丽敏,张毅,崔炳南,吴晓霞,席建元,陈明岭,刘爱民,李其林,陈永锋,白彦萍,陈晴燕,王玮蓁,卢桂玲,李元文,何黎。IDB44/T2120—2018引言银屑

3、病,中医学称为白疕、松皮癣、干癣、蛇虱等,是一种发病率高并易复发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但现代研究已证实,银屑病是与遗传相关,由多因素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免疫靶向的生物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银屑病的发生与持续。中医辨证论治,临床能取得较好疗效和较长缓解期,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及广阔的前景。本标准是在系统证候研究基础上制定完成的,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调查、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的证候分布规律,形成主要证型的辨证诊断规范,本标准可为寻常

4、型银屑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本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临床医生实际应用时应强调灵活运用,不能机械照搬,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医生自身的经验及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出临床决策。IIDB44/T2120—2018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寻常型银屑病的疾病诊断、病史采集、中医证候分型及辨证依据等。本标准适用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证候诊断,不适用于关节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的诊断。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5、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44/T1423-2014寻常型银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3诊断3.1症状表现3.1.1基本损害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疹,一般粟粒至绿豆大小,上覆银白色鳞屑,急性起病鳞屑较少,慢性损害鳞屑较多。搔刮鳞屑易于脱落,可见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部分患者可伴有瘙痒。皮疹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可泛发全身。3.1.2因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头皮病变可见头发呈束状;指(趾)甲病变见甲表面呈顶针状凹陷,甲板不平,失去

6、光泽;粘膜可见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片,无鳞屑。3.2诊断要点3.2.1典型表现为丘疹、红斑或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是本病的临床特征。3.2.2可有家族史。起病缓慢,易于复发。常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3.2.3若皮疹不典型难以确诊者,应做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特点参见DB44/T1423-2014第3章3.6的具体内容。4病史采集4.1环境要求4.1.1柔和的自然光或室内光照充足为佳。4.1.2诊室环境整洁、安静,方便医生询问病史。4.2病史采集要点4.2.1中医临床辨证采集信息宜

7、包括专科情况、全身整体症状及舌脉,具体如下:1DB44/T2120—2018a)观察皮疹发生的部位、颜色、形态、数目,观察是否具有银屑病的蜡滴、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进行舌诊、脉诊;b)询问本病首次发病年龄及诊疗经过;c)根据主诉询问是否具有其他伴随症状;d)询问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及婚育史等。4.2.2可使用附录A信息采集表或附录B的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系统进行信息采集。5辨证分型5.1辨证原则本病以血论治,以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为基本证型,临床中可见两个或三个证型同时出现,还可合并其他兼证,如兼见热毒

8、、湿热、风邪、肝郁、脾虚等,临证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症状,结合以下5.2、5.3的内容灵活辨证。5.2主要证型及其辨证依据5.2.1血热证5.2.1.1主症主症表现,具体如下:a)皮损颜色鲜红;b)舌红或苔黄;c)处于急性发病期。5.2.1.2次症次症表现,具体如下:a)皮损呈点滴状;b)皮损自觉灼热;c)口干喜饮;d)心烦易怒;e)失眠多梦;f)大便干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