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概述课件(浙科版必修1).ppt

细胞概述课件(浙科版必修1).ppt

ID:58930467

大小:1.36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20-09-28

细胞概述课件(浙科版必修1).ppt_第1页
细胞概述课件(浙科版必修1).ppt_第2页
细胞概述课件(浙科版必修1).ppt_第3页
细胞概述课件(浙科版必修1).ppt_第4页
细胞概述课件(浙科版必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胞概述课件(浙科版必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2.细胞学说的意义(1)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说明不同的生物之间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2)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3.细胞学说内容的拓展(1)并非所有生物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2)新细胞可以通过老细胞分裂产生,也可以通过老细胞的融合形成,即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①显微镜的发现和使用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②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典例

2、1】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与其观点不相符合的是A.胡克通过对活细胞的观察发现并命名了细胞B.施莱登提出了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C.施万提出所有的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D.菲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思路点拨】正确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标准解答】选A。胡克通过观察软木塞上切下的薄片,命名了细胞,但他看到的是植物死细胞的细胞壁,并没有看到活细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施莱登和施万分别借助于显微镜提出了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观点;德国科学家菲尔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作出了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的

3、论断。【变式训练】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说明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C.并未说明细胞的来源D.明确了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解析】选C。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这反映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新细胞都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二、细胞种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二者的差异性2.二者的统一性: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①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②并非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如支原体;真核细胞也

4、并不一定都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的筛管细胞等。【典例2】下列有关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为原核生物B.真菌属于原核生物C.原核生物的细胞无膜结构D.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选项中的关键词:“病毒”、“真菌”、“无膜”。【标准解答】选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细菌为原核生物,真菌为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核膜,但有细胞膜,所以有膜结构。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为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为真核生物,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

5、核。【规律方法】有关带“菌”生物的区分(1)凡是“菌”字前面有“杆”、“球”、“螺旋”、“弧”等表示形状字样的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例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乳酸菌是个特例,它本属于杆菌,“杆”字省略。(2)常见的真菌主要包括三类: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变式训练】下列结构中,均具有核膜的一组是()①病毒②蘑菇③大肠杆菌④花粉⑤动物精子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选B。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判断。病毒无细胞结构,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为原核生物。蘑菇为真菌,花粉属于植物细胞,动物精子为动物细胞。真菌、植物和动

6、物细胞均属于真核细胞。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操作程序: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3.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1)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①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②总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4.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5.显微镜的成像特点(1)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的虚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2)在光源一定的

7、情况下,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成反比。6.显微镜视野中污点来源的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有可能在目镜、物镜和装片上,但不会在反光镜上。判断方法为:分别转动目镜、物镜或移动装片,若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就在此上面。7.高倍镜的使用“四字诀”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调节至清晰。移: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光圈,使物像清晰。①换成高倍镜前要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上高倍镜后只调节细准焦螺旋。②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的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

8、旋。③显微镜下移动玻片标本有同物像原则,即物像在哪则向哪移动玻片标本。【典例3】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