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区域地质环境.pdf

深圳市区域地质环境.pdf

ID:58930661

大小:437.54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9-18

深圳市区域地质环境.pdf_第1页
深圳市区域地质环境.pdf_第2页
深圳市区域地质环境.pdf_第3页
深圳市区域地质环境.pdf_第4页
深圳市区域地质环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圳市区域地质环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区域地质环境第一节气象水文一、气象深圳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具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长夏短冬,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阳光充足。每年会不同程度受到暴雨、热带气旋、寒冷、高温、雷暴、冰雹、干旱、大雾、灰霾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年平均气温约22.5℃,1月平均气温最低14.9℃,最低气温为0.2℃,7月平均气温最高28.6℃,最高气温为38.7℃。深圳年平均降水量为1966mm,地域分布自东向西减少,东南部年平均雨量达2200mm以上,西北部地区只有约1500mm。雨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年份有2747mm(2001年)

2、,最少的年份只有913mm(1963年)。每年4至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年雨量的84%。其中48%分布于7~9月(后汛期)。月平均雨量呈单峰型,最多为8月,平均达368mm,最少是1月,只有30mm。深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4天,最多的年份184天,最少的年份也有109天。小雨占总降水日数的68%,中雨占16%,大雨占10%,暴雨以上降水日数年平均约9.3天。降水日数与降水量一样,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平均降水日数为97天,以后汛期占51天,第四季度最少,平均只有20天。据水文部门雨量记录,1997年7月19日,三洲田2

3、4小时最大雨量达531.7mm,1小时最大雨量为104.9mm。年日照时数1933.8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深圳受季风环流的控制,常年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即盛行风向为南东东和北北东(频率分别为17%和14%)。深圳市濒临南海,气候明显受海洋影响,台风频繁。台风影响时间为5~12月,以6~10月较多,尤以7~9月为高峰期。1997年、1999年、2000年每年'..两次台风对深圳造成严重影响,深圳均出现6~9级大风及强降雨过程。深圳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据不完

4、全统计,仅2005年8月20日连续两日的暴雨,深圳市诱发的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斜坡类地质灾害达208处,给深圳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在4~9月份的强降雨季节,更是斜坡类地质灾害的频发时段。二、水文深圳市由于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及近南北向的断裂构造较发育,特别是东部地区的断裂构造甚为发育,山体坡度较陡,切割也较强烈,地表水系较为发育,大小河流共160余条,集水面积大于10km2者13条,其中集中面积大于2100km的主要河流有5条。这些河流以海岸山脉为分水岭,以汇入海湾为归宿;其中分为三大水系:海湾

5、水系、珠江口水系和东江水系。海湾水系位于本市南部和东南部,计有大小河流120余条,其中流入深圳湾的主要河流有深圳河、大沙河;进入大鹏湾和大亚湾的河流有盐田河、大梅沙河、小梅沙河、葵涌河、东涌河、西涌河、王母河以及新大河。珠江口水系位于本市西部,共有40条河流,主要的有茅洲河和西乡河,均注入珠江口内伶仃洋。东江水系位于北部,有龙岗河、坪山河和观澜河,分别注入东江或东江的一级、二级支流。这些河流及其支干流在空间上组合成树枝状、放射状及梳状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18.27亿m3,特枯年97%保证率时,年径流量7.67亿m3。雨量

6、较充沛,历年平均降水总量34.22亿m3,年径流量较大,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加之河流短小,暴雨集中滞留时间短,境内可利用水资源有限。地下水资源总量6.5亿m33。全市现/年,年可开采资源量为1.0亿m有水库24座,其中中型水库9座,总库容5.25亿m3。天然淡水资源总量19.3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500m3,约为全国和广东省的1/3和1/4。第二节地形地貌深圳市的平面形状呈东西宽、南北窄的狭长形,东西的直线距离:自东宝河口的滩地西缘至大鹏半岛最东端为282.2km。南北的直线距离:自罗田水库北缘至

7、蛇口半岛南端为155.2km,至大鹏半岛最南端则为157.2km,南北较窄处,自雁田水库南缘至莲塘河仅10.7km,最窄处自北部边界至沙鱼涌海岸直线距离仅'..26km。深圳市总面积1953km。深圳市地貌类型比较丰富,根据地势高低变化,将地貌类型划分为以下五种:(1)低山和高丘陵:代表300m以上高程区。本区低山高程多为500~700m,500m以上的山峰共有29座。低山分布在三片,即海岸山脉的东、西两岸和大鹏半岛。高丘陵高程多为300~400m,主要分布在海岸山脉、大鹏半岛、鸡公头、羊台山等四片。(2)低丘陵:代表1

8、00~150m的高程区。市区低丘陵的117个高程点,105~117m的占68%,表明具有较清楚的等高性。低丘陵的分布较分散,但仍有一定规律,共有三片:即海岸山脉及大鹏半岛;龙岗河与坪山河的分水岭,呈北东向排列;羊台山周围,呈环状分布。(3)高台地:代表45~80m的高程区。四级台地中有62%的高程点为65~81m,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