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pdf

南阳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pdf

ID:58934399

大小:258.67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9-18

南阳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pdf_第1页
南阳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pdf_第2页
南阳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pdf_第3页
南阳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pdf_第4页
南阳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阳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精品资料推荐⋯⋯⋯⋯⋯⋯⋯⋯⋯⋯⋯⋯⋯⋯⋯⋯⋯⋯⋯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生产能力:11700t/年年工作日:300天进料组成0.55馏出液组成0.98釜液组成0.035(以上均为摩尔分率)压力:常压进料加料热状况q=1.0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回流比1.9Rmin单板压降≤0.7kPa1⋯⋯⋯⋯⋯⋯⋯⋯⋯⋯⋯⋯⋯⋯⋯⋯⋯⋯⋯⋯⋯⋯⋯精品资料推荐⋯⋯⋯⋯⋯⋯⋯⋯⋯⋯⋯⋯⋯⋯⋯⋯⋯⋯⋯一.概要1.精馏与塔设备简介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是传质过程中最重要的单元操作之一,蒸馏的理论依据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蒸汽压的差异,即各组分在相同的压力、温度下,

2、其探发性能不同(或沸点不同)来实现分离目的。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精馏方法分离液体混合物,从石油工业、酒精工业直至焦油分离,基本有机合成,空气分离等等,特别是大规模的生产中精馏的应用更为广泛。蒸馏按操作可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特殊精馏等多种方式。按原料中所含组分数目可分为双组分蒸馏及多组分蒸馏。按操作压力则可分为常压蒸馏、加压蒸馏、减压(真空)蒸馏。此外,按操作是否连续蒸馏和间歇蒸馏。2.筛板塔在十九世纪初已应用与工业装置上,但由于对筛板的流体力学研究很少,被认为操作不易掌握,没有被广泛采用。体系介绍甲醇-水体系汽液平衡数据(101.325kPa):表2-------1x00.0531

3、0.07670.09260.12570.13150.16740.18180.20830.2319y00.28340.40010.43530.48310.54550.55850.57750.62730.6485t/℃10092.990.388.986.685.083.282.381.680.2x0.28180.29090.33330.35130.46200.52920.59370.68490.77010.87411.00y0.67750.68010.69180.73470.77560.79710.81830.84920.89620.91941.00t/℃78.077.876.776.273.

4、872.771.370.068.066.964.7甲醇、水密度、粘度、表面张力在不同温度下的值:表2-------25060708090100ρ甲醇760751743734725716ρ水988.1983.2977.8971.8965.3958.4μ甲醇0.3500.3060.2770.2510.225μ水0.4790.4140.3620.3210.288σ甲醇18.7617.8216.9115.8214.89σ水66.264.362.660.758.8二、设计说明书蒸馏过程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分为连续蒸馏和间歇蒸馏两种流程。连续蒸馏具有生产能力大,产品2⋯⋯⋯⋯⋯⋯⋯⋯⋯⋯⋯⋯⋯⋯⋯⋯⋯⋯

5、⋯⋯⋯⋯⋯精品资料推荐⋯⋯⋯⋯⋯⋯⋯⋯⋯⋯⋯⋯⋯⋯⋯⋯⋯⋯⋯质量稳定等优点,工业生产中以连续蒸馏为主。间歇蒸馏具有操作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但适合于小规模、多品种或多组分物系的初步分离。故分离苯-甲苯混合物体系应采用连续精馏过程。蒸馏是通过物料在塔内的多次部分气化与多次部分冷凝实现分离的,热量自塔釜输入,由冷凝器和冷却剂中的冷却介质将余热带走。塔顶冷凝装置可采用全凝器、分凝器-全凝器两种不同的设置。工业上以采用全凝器为主,以便准确控制回流比。三.设计计算书1.设计参数的确定1.1进料热状态根据设计要求,泡点进料,q=1。1.2加热方式精馏塔的设计中多在塔底加一个再沸器以采用间接蒸汽加热以保

6、证塔内有足够的热量供应;由于甲醇-水体系中,甲醇是轻组分由塔顶冷凝器冷凝得到,水为重组分由塔底排出。所以本设计应采用再沸器提供热量,采用3kgf/cm2(温度130℃)间接水蒸汽加热。1.3塔顶冷凝水的选择采用深井水,温度t=12℃1.4回流比(R)的选择实际操作的R必须大于Rmin,但并无上限限制。选定操作R时应考虑,随R选值的增大,塔板数减少,设备投资减少,但因塔内气、液流量L,V,L’,V’增加,势必使蒸馏釜加热量及冷凝器冷却量增大,耗能增大,既操作费用增大。若R值过大,即气液流量过大,则要求塔径增大,设备投资也随之有所增大。其设备投资操作费用与回流比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总费用最低

7、点对应的R值称为最佳回流比。设计时应根据技术经济核算确定最佳R值,常用的适宜R值范围为:R=(1.2~2)Rmin。3⋯⋯⋯⋯⋯⋯⋯⋯⋯⋯⋯⋯⋯⋯⋯⋯⋯⋯⋯⋯⋯⋯⋯精品资料推荐⋯⋯⋯⋯⋯⋯⋯⋯⋯⋯⋯⋯⋯⋯⋯⋯⋯⋯⋯2.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实际板数的确定及热量衡算2.1理论板数计算2.1.1物料衡算已知进料量为11700t/年,进料组成XF=0.55,进料q=1一天以24小时计,则每小时的产量为1625kg/小时,化为摩尔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