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山东省泰安市最新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pdf

噶米精编山东省泰安市最新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pdf

ID:58950743

大小:983.67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9-17

噶米精编山东省泰安市最新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pdf_第1页
噶米精编山东省泰安市最新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pdf_第2页
噶米精编山东省泰安市最新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pdf_第3页
噶米精编山东省泰安市最新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pdf_第4页
噶米精编山东省泰安市最新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噶米精编山东省泰安市最新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本卷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C.佛教传入中国D.西学传入

2、中国【答案】B【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提出的观点,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并且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3.下图是四方古

3、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1⋯⋯⋯⋯⋯⋯⋯⋯⋯⋯⋯⋯⋯⋯⋯⋯⋯⋯⋯⋯⋯⋯⋯名校名师推荐⋯⋯⋯⋯⋯⋯⋯⋯⋯⋯⋯⋯⋯⋯⋯⋯⋯⋯⋯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正确,分封制是周朝时期的政策,秦朝时期实行的是郡县制,应该排除③。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

4、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4.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繁荣思想文化C.扩大地方权力D.强化大一统【答案】D【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5.《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

5、一性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史记》是司马迁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撰写的,有一段那个的历史真实性,虽然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可见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二)。6.右图是北宋纸币钢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2⋯⋯⋯⋯⋯⋯⋯⋯⋯⋯⋯⋯⋯⋯⋯⋯⋯⋯

6、⋯⋯⋯⋯⋯名校名师推荐⋯⋯⋯⋯⋯⋯⋯⋯⋯⋯⋯⋯⋯⋯⋯⋯⋯⋯⋯①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7.下列史实不属于元朝、清朝对西藏管辖的是A.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B.清朝规定历代达赖、班禅经由中央政府册封C.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D.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7、决问题的能力,大小和卓之乱是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所发动的叛乱。不是藏族的内容,ABD都是元朝、清朝对西藏管辖。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8.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A.苏轼B.李清照C.岳飞D.辛弃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8、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苏轼是宋朝的著名的词人,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他的名3⋯⋯⋯⋯⋯⋯⋯⋯⋯⋯⋯⋯⋯⋯⋯⋯⋯⋯⋯⋯⋯⋯⋯名校名师推荐⋯⋯⋯⋯⋯⋯⋯⋯⋯⋯⋯⋯⋯⋯⋯⋯⋯⋯⋯句。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二)。9.文物承载着鲜活的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