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名师教案新人教版.pdf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名师教案新人教版.pdf

ID:58955396

大小:37.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7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名师教案新人教版.pdf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名师教案新人教版.pdf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名师教案新人教版.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名师教案新人教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地图、分析考古图片,了解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概况,理解农耕产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迈进,二、过程与方法2.学习识读历史图片、列表归纳的方法,提升分析历史资料、进行合理推理想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先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认同中华文化。【教学难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重点】农耕文明逐步产生的进程和相关历史概念。教学过

2、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白虎通》原文(1)“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2)问:我国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有了什么变化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二、授课与活动(课件显示标题: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半坡居民的活动(1)半坡居民的生活展示关于半坡遗址的考古史料:磨光的石器、大量的粟粒、骨制的箭头、渔叉、渔钩、尖底瓶、彩陶盆、纺轮、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等。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出示图片)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2)你又能汲取哪些关于半坡人的生产、生活信息?2.河姆渡人的生活(1)展示关

3、于河姆渡遗址考古史料: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稻谷、干栏式建筑、猪纹陶钵等1⋯⋯⋯⋯⋯⋯⋯⋯⋯⋯⋯⋯⋯⋯⋯⋯⋯⋯⋯⋯⋯⋯⋯名校名师推荐⋯⋯⋯⋯⋯⋯⋯⋯⋯⋯⋯⋯⋯⋯⋯⋯⋯⋯⋯(出示图片)(2)你能汲取哪些关于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史(3)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过着定居的农耕,但在房屋的样式和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方面料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得却有些许差别,你能说出原因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3.原始农业的发展(1)指导大姐阅读“原始农业的发展”的内容并归纳其特点。(2)从北京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你能看出我国先民在生产生活、社会关系

4、方面有哪些变化,你有何感想?培养学生从史料中寻三、布置作业找有效历史信息,得出历史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结论的能力。四、课堂小结假如同学们坐上时光机,到半坡居民或河姆渡居民的家里做客,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充分发挥想象,谈一谈你的所见所闻。了解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原则: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让学生回顾历史知识,培养情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及遵循的基本原则。2⋯⋯⋯⋯⋯⋯⋯⋯⋯⋯⋯⋯⋯⋯⋯⋯⋯⋯⋯⋯⋯⋯⋯名校名师推荐⋯⋯⋯⋯⋯⋯⋯⋯⋯⋯⋯⋯⋯⋯⋯⋯⋯⋯⋯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距今年代2、生产生活二、河姆渡人

5、的生活1、距今年代2、生产生活【教学反思】利用考古史料汲取有效信息,了解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通过横向比较认识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异同点及原因,通过纵向比较认识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比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的进步性,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核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