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ID:58963807

大小:1.32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9-16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Ca40 Ti 48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纺

2、织业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 其发 展过程与化学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先秦时期就有人工育蚕的记载,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B.秦汉时期丝绸之路逐渐形成,区别真丝和麻布可用灼烧的方法C.宋元时期推广棉花种植,其主要成分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D.现代纺织工业多用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答案】C【解析】【详解】A.蚕丝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A正确;B.真丝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区别真丝和麻布可用灼烧的方法,B正确;C.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与淀粉都是混合物,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D.合成纤维是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加工制得单体,经

3、聚合反应制成的,D正确;故选C。2.下列事实与钠原子的电子跃迁无关的是A.含钠化合物的焰色为黄色B.钠原子光谱为不连续的线状光谱C.钠单质用于制作高压照明灯D.熔融的氯化钠能导电【答案】D【解析】【详解】A.当碱金属及其盐在火焰上灼烧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但处于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很快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这时就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因而能使火焰呈现颜色,与电子跃迁有关,A错误;B.原子光谱的产生是原子核电子发生能级跃迁的结果,与电子跃迁有关,B错误;C.高压照明灯的工作原理是当灯泡启动后,电弧管两端电极之间产生电弧,由于电弧的

4、高温作用使管内的钠汞齐受热蒸发成为汞蒸气和钠蒸气,阴极发射的电在向阳极运动过程中,撞击放电物质的原子,使其获得能量产生电离激发,然后由激发态恢复到稳定态;或由电离态变为激发态,再回到基态无限循环,多余的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便产生了光,与电子跃迁有关,C错误;D.熔融的氯化钠能导电是氯化钠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与电子跃迁无关,D正确;故选D。3.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是二氧化碳的填充模型B.的名称为2-羟基丁烷C.表示羟基的电子式D.表示碳原子的一种激发态【答案】C【解析】【详解】A.CO2分子是直线型分子,A错误;B.属于醇类,以含-OH的碳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离-OH最近的

5、一端开始编号,正确的名称应为2-丁醇,B错误;C.官能团显电中性,-OH上的氧原子为中性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所以-OH电子式为,C正确;D.激发态是指原子或分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较高能级但尚未电离的状态,而2px、2py、2pz属于同一个能级,并未发生电子能级的跃迁,不是激发态,仍为基态,D错误;答案选C。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分子中一定含有σ键,可能含有π键B.分子中所含σ键的强度可能比π键弱C.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CO2溶于水和碘的升华过程均破坏共价键【答案】B【解析】【详解】A.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A错误;B.如N2分子中存在的N

6、≡N键能比3个N-N键能大,也比一个N-N和一个N=N键能加起来要大,说明N≡N中的π键比σ键强,所以分子中所含σ键的强度可能比π键弱,B正确;C.甲烷是非极性分子,但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所以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错误;D.CO2溶于水会生成碳酸,破坏了共价键,碘的升华过程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破坏化学键,D错误;故选B。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少量溴苯向铁粉中依次加入苯和浓溴水B鉴别苯、甲苯和四氯化碳向试样中分别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除去丙烷中混有的丙烯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干燥D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向溴乙烷中加氢氧化钠溶液

7、并加热,冷却后再加硝酸银溶液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制备溴苯的步骤是:将液溴慢慢加入到盛有苯和少量铁屑的混合物中,再充分反应,A错误;B.向苯、甲苯和四氯化碳中分别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的是甲苯,不褪色的是苯和四氯化碳,但苯的密度小,在上层,四氯化碳密度大,在下层,所以可鉴别出苯、甲苯和四氯化碳,B正确;C.除去丙烷中混有的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丙烯会生成二氧化碳,应将混合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