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574-2015 麻楝栽培技术规程.pdf

DB44∕T 1574-2015 麻楝栽培技术规程.pdf

ID:58965038

大小:317.9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9-16

DB44∕T 1574-2015 麻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44∕T 1574-2015 麻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44∕T 1574-2015 麻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44∕T 1574-2015 麻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44∕T 1574-2015 麻楝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44∕T 1574-2015 麻楝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备案号:49210-2016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1574—2015麻楝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onCultivationofChukrasiatabularis2015-04-14发布2015-07-14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4/T1574—2015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泽鑫、邹桂逢、柳泽鑫、范镇贞。

2、本标准首次发布。ⅠDB44/T1574—2015麻楝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麻楝(ChukrasiatabularisA.Juss.)种子、苗木培育、苗木质量要求、苗木出圃、栽植和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麻楝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CJ/T23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T82城市绿化工程

3、施工及验收规范DB44/T268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DB44/T269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3种子3.1种实采集选择10年~30年生、种源清楚、生长健壮和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母树,于11月至翌年2月,蒴果深褐色微裂时采收。3.2种实处理采摘的蒴果置于通风干燥处摊放或摊晒3d~4d至果壳开裂,收取种子,在弱光下晒干。3.3种子贮藏种子贮藏可用干藏、沙藏和冷藏。a)干藏:阴干后用干净布袋或麻袋装起,置于阴凉处。b)沙藏:选用干净湿河沙,在阴凉处,一层种子一层沙堆放,每层厚度3cm~5cm,堆放厚度30cm~50cm,保持沙子湿润。c)冷藏:使用

4、冰箱冷藏贮藏法保存,温度控制在5℃~10℃,可储存1年左右。3.4种子质量播种宜采用新鲜的种子,千粒重12g~15g;种子发芽率≥70%。1DB44/T1574—20154苗木培育4.1芽苗培育4.1.1苗圃地选择按照CJ/T23执行。4.1.2苗床整理播种前全面深翻,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整地作床,苗床宽100cm~120cm,高20cm~25cm,步道宽30cm~40cm,床面平整细致,稍压紧,沟底不积水。4.1.3苗床消毒22喷洒0.3%~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或于圃地耕耙时施3%硫酸亚铁150kg/hm~225kg/h

5、m消毒土壤。4.1.4播种22播种量为2.5g/m~3.0g/m。播种时间为2月~3月。播种前用40℃温水浸种24h,用麻袋装起保持湿润,经10d~12d后开始冒芽点。撒播,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于苗床,然后覆土1cm,并用稻草覆盖苗床。4.1.5播种后管理4.1.5.1水分管理播后保持苗床湿润,种子发芽前每天雾状喷水1次,大量出苗后早晚各喷水1次。梅雨季节及时清沟排水。4.1.5.2覆盖物管理搭设75%遮光率的遮荫网,小苗长出2对真叶后即可移除。4.1.5.3苗床管理及时除草、松土,并疏除苗床中过弱、过密的幼苗,可与移苗上袋相结合进行

6、。4.2容器苗培育4.2.1育苗容器育苗容器种类及技术按照LY/T1000执行。4.2.2基质准备培育小苗基质可用黄心土过筛装袋。培育容器大苗时,基质用黄心土30%~40%,熟耕土50%~60%,腐熟厩肥10%~20%,外加过磷酸钙2%。容器呈“品”字形摆放,株行距(100~120)cm×(100~120)cm。4.2.3移苗2DB44/T1574—2015幼苗长出3片~4片真叶、苗高约5cm,即可移入容器培育。宜在早、晚进行。移苗前将苗床和营养袋中的营养土淋透水,分级分批选择壮苗,每袋植1株,植入深度为泥土覆盖根部,略高于根,淋一次

7、定根水,及时补苗。4.2.4更换容器苗高达到50cm~80cm时,未移入大田苗培育的苗木应转入更大的容器培育。4.2.5苗期管理4.2.5.1水分管理移植后7d内每天早晚浇水,直至恢复生长;其后,晴天每天浇水1次,阴天2d~3d浇水1次,采用喷灌和滴灌。4.2.5.2遮阴搭遮光率75%的荫棚遮挡1个月。4.2.5.3追肥苗生长稳定后,连续3个月,每半个月喷施1次0.5%~1%的尿素液或复合肥液,此后视生长情况施肥。4.3大田苗培育4.3.1移植时期与时间苗高达到50cm~60cm时,即可移植到大田。选择阴雨天移植。4.3.2移植密度视

8、苗木的预期培育规格和年限设置密度确定。4.3.3整地作床先翻土整地,按50cm×50cm×40cm的规格挖种植穴,每穴施鸡粪、花生麸等腐熟的有机肥1kg~2kg作基肥,回土搅均后覆土。每隔2行开设步道,步道宽为40c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