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672-2015 潮州单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pdf

DB44∕T 1672-2015 潮州单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pdf

ID:58965084

大小:279.0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16

DB44∕T 1672-2015 潮州单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44∕T 1672-2015 潮州单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44∕T 1672-2015 潮州单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44∕T 1672-2015 潮州单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44∕T 1672-2015 潮州单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44∕T 1672-2015 潮州单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05备案号:49856-2016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1672—2015潮州单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PlantingandprocessingtechnicalregulationofChaozhouDancongBlackTea2015-09-07发布2015-12-07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4/T1672—2015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潮州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潮安县

2、凤凰镇鹏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汉林、李金鹏、陈广超、欧燕清、刘雪玉、许振松、黄木庭、苏章城、张峰松、陈勤。本标准于2015年09月07日首次发布并实施。ⅠDB44/T1672—2015潮州单丛红茶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潮州单丛红茶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栽培管理、采摘、加工、毛茶的感官品质特征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潮州单丛类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加工的红茶产品,其他茶树品种制作的红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3、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NY/T780红茶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DB44/T820-2010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枞)茶3术语和定义NY/T780和以下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潮州单丛红茶ChaozhouDancongBlackTea以潮州单丛类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加工的红茶。3.2做青Green–making做青是传统单丛乌龙茶加工的一个工艺环

4、节,在单丛红茶的加工中,做青是指萎凋叶在室内萎凋时,借助外力轻轻翻动茶青,使茶青振动且相互碰撞摩擦,促进部分叶细胞的破碎和茶多酚等内含物的转化。3.3毛茶Primaryblacktea毛茶是指单丛茶树鲜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工艺流程初制后的红茶产品,其品质特征基本形成,可以饮用。4产地环境1DB44/T1672—2015单丛茶叶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具体要求按NY5020-2001第4.2条~4.4条执行。5栽培管理按DB44/T820-201

5、0附录B执行。6采摘6.1采摘时间每年各季均可采摘。春茶在立夏前采摘,夏暑茶在立夏至秋分采摘,秋(冬)茶在寒露至立冬采摘。6.2采摘方法幼龄茶园采摘,以培育树冠为原则,即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采摘时留一至二片真叶。成龄茶园采摘,以采为主、采养兼顾。不采雨水叶、露水叶等。6.3采摘要求芽叶完整,色泽鲜绿,匀净。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叶,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鲜叶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具体应符合表1的要求。低于三级以及劣变的鲜叶不宜用于加工潮州单丛红茶。表1潮州单丛红茶鲜叶质量

6、分级要求等级要求特级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50%,芽叶完整、匀净一级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一芽二叶≤80%,芽叶完整二级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初展,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芽三叶初展≤30%,有部分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三级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一芽三叶≤50%,有部分同等嫩度的对夹叶7加工7.1萎凋7.1.1萎凋方法7.1.1.1日光萎凋在有阳光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室外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相结合。鲜叶采摘后,宜在较弱的阳光下轻晒20min左右,然后放入阴凉通风的室内进行自然萎凋,摊放厚度3cm左右,温度

7、一般在20℃~30℃,萎凋时间为12h~20h。一般在萎凋结束前4h进行一次轻做青,并适当增加摊青厚度至4cm左右。待萎凋适度,即可揉捻。7.1.1.2自然萎凋2DB44/T1672—2015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室内自然萎凋。鲜叶采摘后,直接放入阴凉通风的室内进行萎凋。摊放厚度3cm左右,温度一般在20℃~30℃,萎凋时间为12h~24h。一般在萎凋结束前4h进行一次轻做青,并适当增加摊青厚度至4cm左右。待萎凋适度,即可揉捻。7.1.1.3萎凋槽萎凋具有规模化生产条件的加工厂,宜采用萎凋槽萎

8、凋。鲜叶采摘后,均匀摊放在萎凋槽面上进行萎凋。摊叶厚度在低温多雨季节不宜超过12cm,高温干燥季节不宜超过20cm,温度一般在20℃~30℃。当气温低于20℃时,宜进行加温萎凋。加温时温度应先高后低,冷热交替,且风温不宜超过30℃,下叶前15min~30min,停止加温。当气温高于30℃时,只需用鼓风机鼓风。萎凋时间宜在12h~20h。7.1.2萎凋程度鲜叶水分减少,重量减轻,叶细胞失去膨压状态,萎凋结束后含水量56%~60%。萎凋适度表现为色泽暗绿,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