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快钻井技术在兴古7-H229井的应用.doc

优快钻井技术在兴古7-H229井的应用.doc

ID:58977644

大小:19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16

优快钻井技术在兴古7-H229井的应用.doc_第1页
优快钻井技术在兴古7-H229井的应用.doc_第2页
优快钻井技术在兴古7-H229井的应用.doc_第3页
优快钻井技术在兴古7-H229井的应用.doc_第4页
优快钻井技术在兴古7-H229井的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快钻井技术在兴古7-H229井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快钻井技术在兴古7-H229井的应用1地质概述1.1地层特征该井揭露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太古界、中生界、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一+二段、东营组、上第三系馆陶组等。其中太古界油层为本次开发的目的层。太古界: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及其混合岩为主,夹少量侵入岩脉。中生界:中、上部为安山岩夹火山集块岩,下部为块状砂砾岩夹薄层泥岩。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灰白色砂岩、含砺砂岩。沙一+二段:沙一段为灰色泥岩夹薄层砂岩,中部发育一组油页岩,底部发育一套钙质页岩;沙二段为灰色块状砂砾岩、砂岩夹薄层泥岩。东营组:灰绿色泥岩与砂岩呈不等厚互层。馆陶

2、组:大套灰白色块状砂砾岩,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1.2构造特征兴古7断块区构造上位于西部凹陷中南段兴隆台潜山,西临盘山洼陷北临陈家洼陷,东临冷家段阶带,南是马圈子潜山,构造面积8.6K㎡。该区块断裂发育,有北东、北西、近东西三组7条正断层,其中北东向断层,段距大、延伸长,是主干断层,控制着潜山形态,其他为次断层,将其进一步分成兴古7块、兴古7-6块、兴气9北块3个断块,次级断层对潜山内幕影响较小。兴古7块潜山高点位于兴82井附近,埋深2335m,幅度1365m,圈闭面积4.96K㎡。兴古7-6块潜山高点埋深2735m,幅度550m,圈闭面积1.33K㎡。兴气9

3、北块潜山高点埋深3000m,幅度1150m,圈闭面积2.24K㎡。1.3油层特征兴古7断块区太古界潜山油藏的埋深为2335-3960m,油层从潜山顶部到底部均有发育,钻井揭露在潜山的上部、中部、底部各有一个油层集中发育段,油层分布受裂缝发育程度控制,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油藏类型为块状裂缝型油藏。兴古7太古界潜山储集层主要为混合花岗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及其混合岩为主,夹少量侵入岩脉。岩心宏观观察和岩心、岩屑微观鉴定,太古界潜山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构造裂缝和破碎粒间孔,溶蚀成因的孔、缝及结晶成因的孔隙不发育,岩心分析孔隙度最大为13.3%,最小0.6%,主要分布在2%~8

4、%范围内,平均4.6%;渗透率最大161×10ˉ³μ㎡,最小0.06×10ˉ³²μ㎡,主要分布在0.06~4×10ˉ³μ㎡范围内,平均4.1×10ˉ³μ㎡,岩心统计平均裂缝密度为25.3条/m,构造裂缝发育方向以NE~NNE向最发育,构造裂缝以中高角度裂缝为主。兴古7太古界潜山油藏20℃下平均原油密度0.816g/㎝³,50℃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为3.5mPa•s,凝固点24℃,胶质+沥青质5.21%。天然气相对密度平均0.7019,甲烷含量平均80.15%。1.4地层详细分层地层分层数据表地层设计分层油气层位置m故障提示钻井液相对密度(参考值)界系统组段岩性底界深度m

5、厚度m新生界中生界太古界上第三系下第三系中新统渐新统馆陶组东营组NgEd灰白色块状砂砾岩1145防塌1.05-1.13灰绿色泥岩与砂岩呈不等厚互层15004551300-1500防卡防喷1.13-1.18沙河街组ES1+2灰色块状砂砾岩、砂岩夹薄层泥岩18502501500-1850防卡防喷防斜防漏1.18-1.30始新统ES3MzAr灰绿色泥岩夹薄层灰白色砂岩、含砺砂岩25507002350-2550中、上部为安山岩夹火山集块岩,下部为块状砂砾岩夹薄层泥岩27201702550-2720防卡防喷防塌防漏1.27-1.30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及其混合岩为主,

6、夹少量侵入岩脉A点:3200B点:3560(未穿)2720-3560防卡防喷防塌防漏1.25-1.301兴古7-H229井工程设计2.1井身结构设计根据兴古7块的地质特点,依据有利于安全、高效钻井、满足采油工艺要求及保护油气层的原则进行该井的井身结构设计(1)一开采用Ф660.4mm钻头钻至井深52m,下入Ф508mm导管50m。(2)二开采用Ф444.5mm钻头钻至井深1205m,下入Ф339.7mm表层套管至馆陶底1200m,采用内管注水泥工艺固井,水泥浆返至地面,封隔上部松散易塌、易漏的砂砾层,为井口控制和后续安全钻井创造条件。(1)三开使用Ф311.1mm钻

7、头揭开潜山面10-15m,下入Ф244.5mm套管至潜山面以下5-10m,固井水泥浆返至表套内。(2)四开采用215.9mm钻头钻进,下入Ф177.8mm套管至水平段入口点,固井水泥返至悬挂器顶,水平段采用Ф177.8mm筛管完井,完钻后采用与地面配伍性较好的处理剂或原油顶替方式投产。井身结构表序号井眼尺寸(mm)井段(m)套管尺寸(mm)套管下深(mm)水泥返深(m)1660.40-5250850地面2444.552-1205339.71200馆陶底50m3311.11205-2743244.52738(封潜山面5-10m)表套内(下扶正器,打好水泥帽)4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