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腮风疫苗ppt课件.ppt

麻腮风疫苗ppt课件.ppt

ID:58977812

大小:3.48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9-27

麻腮风疫苗ppt课件.ppt_第1页
麻腮风疫苗ppt课件.ppt_第2页
麻腮风疫苗ppt课件.ppt_第3页
麻腮风疫苗ppt课件.ppt_第4页
麻腮风疫苗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麻腮风疫苗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麻腮风疫苗内容麻腮风简介麻腮风病毒麻腮风疫苗接种事宜4123一、麻腮风简介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parotitis,mumps)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临床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特征。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2、。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有的地方也有“猪头肥”的说法.因为有时会肿的比较严重而趋于“猪头”,所以人们也有叫这种症状为"猪头肥"的习惯。恒河猴感染野生型腮腺炎病毒,腮腺肿大.腮腺炎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两种: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

3、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病毒性腮腺炎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倾向。二、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属副黏病毒科,为RNA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00~200nm。包膜上有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及具有细胞融合作用的F蛋白。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因与副流感病毒有共同抗原,故有轻度交叉反应。腮腺炎病毒对热极不稳定,56℃,30min即被灭活,具有不耐酸,易被脂溶剂灭活的特点。从患者的唾液、脑脊液、血、尿、脑和其组织中均可分离出

4、病毒,在猴肾、人羊膜和Hela细胞中均可增殖。自然界中人是其唯一的病毒宿主,普遍易感,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腮腺炎病毒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链(负链)核糖核酸(RNA),含有大约15500个核苷酸,在两端序列之间按3′-NP-P-M-F-SH-HN-L-5′的顺序排列着编码7种病毒蛋白的基因。其中,SH基因的变异程度是最大的。因此一般选用SH基因作为分型依据。2002年,Johansson建议基因型的分类标准以SH基因核苷酸差异为标准,限定基因型型内差异为2%~4%,型间差异为8%~18%;与其它基因型比较,SH基因核苷酸差异≥6%的为新基因型。截止2004年,

5、MuV已发现了12个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L基因型。不同基因型MuV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其中C~E、G、H基因型主要出现在西半球,而B、F、I、L基因型主要出现在亚洲。中国的MuV主要流行株为F基因型。发病机制腮腺炎病毒感染后,首先侵入上呼吸道及眼结合膜,在局部黏膜上皮组织中大量增殖后始入血循环(初次病毒血症),经血流累及腮腺及一些组织,在这些器官中进行增殖后,再次入血(二次病毒血症)波及涎腺、睾丸、卵巢、胰腺、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对腮腺有特别亲合力,故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三、腮腺炎疫苗目前使用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有单价疫苗,麻疹——腮腺炎

6、(MM)联合疫苗及麻疹——腮腺炎——风疹(MMR)联合疫苗这三种。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未明确限定腮腺炎疫苗中的最低病毒量,因为在研制初期证实317CCID50/剂病毒已能使97%的免疫者获得成功。为保证免疫成功率,早期的疫苗病毒量每剂量1000CCID50,20世纪90年代以后,单价腮腺炎疫苗的病毒量均5000CCID50/剂。而MM或MMR联合疫苗中的腮腺炎病毒的实际含量已达到20000CCID50/剂,这是因为联合疫苗中的麻疹或风疹病毒对腮腺炎病毒有免疫干扰之故。(1)JL株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以鸡胚(CE)分离后,在鸡胚细胞(CEC)上减毒。当JL

7、株在CEC上传12代制成疫苗接种人体,发现有排毒现象,并易引起腮腺肿大,故继续在CEC上传至17代,反应明显减低,即目前应用的JL疫苗株。(2)L3株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以CE分离后,在豚鼠肾及鹌鹑胚细胞上传代减毒。(3)Zagreb株来源于L3株,将其在CEC上适应,继续减毒并制备疫苗。(4)Rubini株20世纪80年代由瑞士建株,首先在人二倍体细胞上传代,而后在CE中减毒,并适应至MRC-5人二倍体细胞上制备疫苗。(5)UrabeAm9株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建株,由人胚肾细胞分离并在CE中传代减毒,最后在CE或CEC中制备疫苗。(6)RIT4385株由

8、比利时史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