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ppt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ppt

ID:58979315

大小:139.50 KB

页数:137页

时间:2020-09-27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ppt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ppt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ppt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ppt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第一部分回顾新课程一、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2、,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三、课程设计思路(一)为了适应高中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既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设一个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和实施机制。(二)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必修课模块分为语文l、语文2、语文3、语文4、语文5五个子模块。选修课模块分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

3、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下又分了若干个子模块。我们要求学生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教学中教师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大目标着手,设计模块目标、子模块目标及课目标,精心编制模块材料,确实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落到了实处。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复习的策略高考主要考点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2、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3、理解某些段落的内容与作用。4、理解与概括文

4、章的中心意思。高考命题原则:命题者在命制试题以及拟定参考答案时,一般都会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鉴赏的过程,努力形成内容由浅入深的逻辑,力求题型相对稳定,整齐.阅读规律:理清思路,整体感知抓住关键,筛选信息整合信息,概括要点综合分析,鉴赏评价答题要领:一、先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二、体味题目的含义,它或是涵盖全文的内容,或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或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的思路。三、善抓中心词和中心句,它们一般

5、出现在每段的段首或末句,或总领下文或收束上文、并为理解全文的主旨奠定基础。尤其是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四、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五、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的题目要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一、有效阅读圈点勾画(一)有效阅读指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阅读效果。它包括如下三重意蕴。(1)有效果(2)有效率(3)有效益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并非一日之功,但指导同学们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同学们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

6、技巧和方法,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章是大有裨益的。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重点就在策略的突破上。从文体特点入手,根据写作的规律,归纳出阅读的思路,让我们掌握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力。从“蛮”劲到“巧”劲,就在于方法的把握,从而使阅读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做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具体来讲,就是圈点勾画(二)有效阅读的基本方法纵观全篇,把握主旨①圈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②圈出文中事物的特点或人物身份、情感、性格的词语③圈出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④画出表达主旨的,像答案的句子,或是运用了表现手法的句子⑤在

7、小说传记等文体中注意标注出主人公做的事情,是怎么做的。所谓像答案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关键性的句子。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答题时注意:①不用复述代替概括②不用空泛的话进行概括③不偏离要旨而进行随意概括④不以

8、偏概全地进行概括,⑤概括的内容要点分割要清⑥词要达意,言要及义。举例:2006宁夏卷《绵绵土》、2007宁夏卷《林冲见差拨》《叶圣陶在四川》、辽宁卷《炉火》、2009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安徽卷《董师傅游湖》、2010天津卷《寒冷的高纬度》等二、积累整合规范答题1.三种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①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②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